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赵精兵同勤学

赵精兵同勤学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伴随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的劳动力供应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大学生个人能力是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就业促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些毕业生降低了期望值仍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提高了相关待遇却找不到满意的毕业生。企业抱怨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差,学生对工作不满意,频繁跳槽,体会不到工作的成就感和快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十分重要。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学习和素质开发而累积的、能够使之成功就业、持续就业并在岗位上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并且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大学生作为实现就业的主体,其本身所具有的就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必要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及企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以及要求。不再仅仅关注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而注重其是否具有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就业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要根据社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注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实用型优秀人才,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客观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主要可以归结于两个因素,一是包括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劳动力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社会因素:二是包括个人能力、素质在内的个体因素。社会因素作为客观环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但毕业生的个体因素作为主观内在因素也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难以改变宏观环境的情况下,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方针的确立,市场在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市场就意味着竞争,个人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大学毕业生能否在就业过程中脱颖而出,获得并保持自己满意的就业机会。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应对大学生“买方”市场的挑战。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高校招生人数不断飙升,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2004年为280万,2008年为559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2013年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有关专家分析预计,“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而且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大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来应对竞争中的挑战。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有利于高校了解社会中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和要求,从中发现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如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把用人单位岗位所需能力的基本要求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力提升的具体目标。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的学生把就业能力简单地理解为学习成绩,实际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包括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等。因而这就要求大学生从各方面加强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为自己增加筹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学习目的和发展方向,调整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以便顺利实现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载体,一直在努力探索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实习制度不健全。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实习与实践,已成为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棘手问题,由于大学生实习制度不健全,现在提供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很少,尤其是大规模的学生实习,找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很难。因此,很多高校不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单位,采取学生自发联系的方式,很多同学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往往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去与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或者到单位盖章即可,实习报告也多数编造。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们的学习时间,而且使得实习效果为零,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是担心影响正常工作运转,担心商业机密遭泄漏,说明我国大学生实习制度在机制保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二)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念模糊。高校常常更多地强调学科或科研发展规划.对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列人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不够明确,对如何将就业能力列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也缺乏清醒的认识,高校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理解还十分模糊,将其误解为应聘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于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公布就业信息等。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处于最主要的地位,然而很多高校受办学经济利益的驱使,跟风设置一些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人才培养理念及培养方针模糊。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依然按照既有的体系进行,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培养出的人才无业可就;大学课程安排内容多、课时量大,多数同学的时间耗费在听课及准备考试上,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很少,一些兴趣爱好广泛的同学,在选择其他院系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或者基本不能学习其他学科的课程。

(三)企业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责任意识薄弱。在西方国家,很多公司都给在校大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因为在此培养期间,学生能锻炼实践能力,企业可以同时进行考察,发掘有潜力的学生,待实习结束或者学业结束之后,将其纳为己用,免却了员工培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我国企业由于一些制度上的原因,一方面抱怨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达不到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却很少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主要是企业方面缺乏合作的内驱力。

(四)专业技能储备不够,创新能力不强。专业技能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在所属专业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很多学生都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甚至是八级考试,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并没有扎实的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一些大学专业设置没及时跟上市场发展需要,大学生在高校所学习的东西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轨,在工作中却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学生“挤过独木桥”之后就开始懈怠学习甚至是厌倦学习,对于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少有在意,如此一来大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与用人单位的相关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学生很多时候将陷入任务无法有效完成的困境。

(五)学生个人在提升自己就业能力方面缺乏主动性。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五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这表明,现有教育培训体系还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尤其是像“敬业精神”一类的非认知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大学生个人作为就业的主体,应该具有积极主动性,努力提升就业能力。但是现实中,很多学生习惯于高中阶段“填鸭式"、“满堂灌”的学习方式,习惯遵循学校和老师为自己安排生活和学习进程,进入大学后,面对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的新环境,不能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没有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甚至缺乏必要的自制力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体育运动场上或社团活动之中,迷失自我。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获取人生成功这一高层次需求作为职业发展的目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尽早地建立职业准备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有助于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并促成大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一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并能够扬长避短,最终迈向成功。

(二)政府制定大学生实习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政策。大学生实习制度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用人单位有计划、有目的地安置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工作"机会的一系列程序和规范。从政府层面考虑,要加强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促进就业的政策调控,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完善促进大学生实习相关的制度规范。制定鼓励用人单位接受实习生的政策,对接受大学生实习的用人单位,可采取经济支持和减少税收等多种政策。建立大学生实习合同制度,规定学生与用人单位实习过程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出现劳动纠纷无章可循。健全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和追查泄密责任制度,增加企业的安全感,对可能出现泄密行为的同学提前预警。

(三)高校建立完善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意味着精英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已不完全适用。现今阶段,大学要培养出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一定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问题的劳动者。例如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就业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影响能力等。因此,培养目标要以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项技能为目标,在此基准范围之内培养适合当今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应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以及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及时对专业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改革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从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加强大学生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就业能力的培养。只有高等教育的结构安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相适应,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才就业渠道的畅通,真正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首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直接反映出高等教育“产品”适合或切合国家、社会、用人单位等需要的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实现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转换,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因此,还要进一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也应重视用人单位的反馈,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制定方面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在注重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次,推崇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学习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努力培养学习与创新能力正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帮助在校大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必将为其将来在职场上参与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方面应该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成才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欲望,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使之具有文明开放观念,懂得交流与沟通,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五)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机制。校企合作培养是增强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良好途径。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包括税收在内的多种优惠政策激励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确保大学生职前培训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地开展。企业应加强与学校合作的责任意识,加大对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力度,使学生有真正实践的条件,这样,企业本身不仅可以在此过程中考察具有潜力的学生,以作为后备人才,还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舆论。还可以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负责人、政府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共建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实习基地等,改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平台。校企联合评价教学和管理学生,共同制定考核及奖惩制度,通过学校与企业两个角度,考察学生,让其早日融入企业的考核及奖惩氛围。

(六)学生自我构建就业能力培养途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本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从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天开始,就应该结合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根据外部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利用多种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策略性地去实施这个目标。大学生个人应该及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学习。大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去获得实践能力,寻求各种可能的途径来加强自己的能力。如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增强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积极寻找社会工作机会,培养人际技能技巧。大学生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深入到社会中,与工作亲身接触,才能有增强实践能力的机会。在社会的兼职工作中,接触不同阶层的客户、不同经历的同事,学会人际沟通技巧,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

[1]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2]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2007(6).

[3]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朱慧.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韩月纪.高等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8).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邮编:710065

(责任编辑刘华山)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编号FIB05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