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李海凤黄仁胜

李海凤黄仁胜(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R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030-03

【摘要】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有着很高的患病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其定义、诊断标准、流行病学、病因和防治对策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防治对策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一个多症候综合征,是由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综合而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MS的发病率急剧升高,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现就MS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定义

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初步认识到MS,自1997年Zimmet等提出MS概念以来,各国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适用目的,对MS的定义各有不同,这些定义的差别造成了学术交流和临床研究的混淆(特别是在比较不同研究资料时),基于此,2005年4月14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综合了来自世界六大洲糖尿病学、心血管病学、血脂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和代谢病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MS工作定义[1],这是国际学术界第一个关于MS的全球统一定义。认为MS是由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生化、体液代谢失常,从而引起多种物质代谢异常的综合征,常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涉及糖调节异常、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肥胖或超重、高尿酸血症、高凝血低纤溶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等多种危险因素。

2诊断标准

2.1IDF标准(2005)诊断MS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2.1.1中心性肥胖(欧洲男性腰围≥94cm,女性腰围≥80cm,不同种族腰围有各自的参考值)。

2.1.2合并以下4项指标中任2项:①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50mg/dl(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男性<40mg/dl(0.9mmol/L),女性<50mg/dl(1.1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③血压升高: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④空腹血糖(FPG)升高:FPG≥100mg/dl(5.6mmol/L),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或已接受相应治疗,如果FPG≥100mg/dl(5.6mmol/L)强烈推荐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是OGTT在诊断代谢综合征时并非必要。

2.2我国标准(2004年)[2]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诊断标准(ChineseDiabetesSociety,CDS标准):即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①超重和(或)肥胖:体质指数(BMI)≥25kg/m2;②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mol/L(110mg/dl)及(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SBP/DBP≥140/90mmHg及(或)已确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甘油三酯(TG)≥1.7mmol/L(110mg/dl)及(或)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mmol/L(35mg/dl)(男)或<1.0mmol/L(39mg/dl)(女)。

3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本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很高。在美国颇具代表性的研究人群(NHANESⅢ)中20岁以上MS的患病率为23.9%,而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高,为44%。当前,M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按照WHO的诊断标准,MS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已达13.61%,同时,发病年龄已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糖尿病、过度肥胖、高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等也已在年轻人中出现。

初步统计,我国MS患病率已达14%~18%[3],糖尿病患者中高达60%~80%,已成为我国一种新的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全国范围内开展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全国的MS患者中,血压升高的约占90%、血脂异常的为80%以上、糖代谢异常的约占45%。

4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MS的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IR、高胰岛素血症、超重和向心性肥胖是引起血脂紊乱、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基础,是MS发病的重要环节[4]。

4.1IR

胰岛素作用的细胞生物学基础是通过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途径,即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而实施的。胰岛素受体不仅存在于肌肉、肝脏及脂肪细胞,近年来发现在胰岛的两类主要细胞β和α细胞上均存在胰岛素受体[5]。胰岛素受体数目及功能发生异常,都将影响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导致IR[6]。

机体IR在外周组织(肌肉和脂肪)主要表现为胰岛素促进骨骼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并加以利用或储存的能力减弱;在肝脏则表现为抑制肝糖原输出的能力减弱[3];β、α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发生障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合成,所以“胰岛细胞自身抵抗”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胰高糖素分泌异常、胰岛β细胞代偿增生不良、凋亡增加的重要原因[5]。

4.2肥胖

许多MS患者都存在肥胖、营养过剩、贮脂过多等异常。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肥胖作为MS的主要始发因素,可诱导机体IR的发生,继而诱导机体葡萄糖耐受不良、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症状的出现[7]。

内脏型肥胖较皮下脂肪增多更容易发生MS,此与内脏脂肪的代谢及解剖特点有关。腹腔内脏脂肪细胞对甘油三酯的摄取是皮下脂肪细胞的1.5倍,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有更高的脂肪分解速率。内脏脂肪形成后,肥大的脂肪细胞脂解增强,大量脂解产物-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酯进入肝脏,多方面影响机体物质代谢,增加MS各组分的患病风险。主要作用机制是[6]:①肝脏内FFA氧化增加,抑制肝糖原利用,并下调肝脏的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结合,形成肝胰岛素抵抗;同时,血循环中FFA的升高,使肌肉中FFA氧化增加,通过葡萄糖-脂肪酸循环,使葡萄糖氧化利用减少,形成外周胰岛素抵抗。②FFA和甘油三酯进入肝脏,提供充分的糖异生原料,使肝糖原输出增加。③FFA是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肝内甘油三酯及其有关脂蛋白如极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100合成及分泌增加,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④长期高FFA是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同时,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功能。它可分泌蛋白激素(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细胞因子(如TNF-α、某些白介素)、血管活性分子(如血管紧张素原、NO)及脂质成分(如游离脂肪酸、前列环素)。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及自分泌的形式参与维持机体众多生理功能。

新近美国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与正常人群相比,超重者(BMI25.0~29.9kg/m2)的死亡危险增加20%~40%,肥胖者(BMI≥30ks/m2)的死亡危险增加2~3倍[8]。

4.3炎症

近年来炎症病因学理论备受关注。目前认为MS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在肥胖的基础上产生机体的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参与的亚临床炎症在M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谢综合征也是一种低度全身性炎症状态(lowgradesystemicinflammationcondition),表现为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异常和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低度的系统性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是MS各组分之间相互联结的枢纽[9]。

4.4基因遗传因素

MS是集合多种临床表现的复杂表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目前认为多基因疾病遗传的是易感性,可能需要多个易感基因(甚至数十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加之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表现出疾病的性状。目前研究有许多基因及其变异与MS有关[10],如脂联素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PPAR)基因、核纤层蛋白A/C基因、解耦联蛋白2基因、儿茶酚胺受体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2基因、脂肪酶相关基因、对氧磷酶-1基因、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及一些其他炎性因子的基因等。

4.5其他因素[11]:如与老龄相关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耐量受损、体脂增加等。此外,体力活动减少、女性雌激素缺乏(绝经期)及雄激素增多、糖皮质激素增多均可导致脂肪的异常分布,引起MS。

5MS的防治对策

5.1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MS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2],是防治MS的根本措施。采用综合教育措施,提高MS高危人群的防范意识,把MS的高危因素、患病率、危害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告诉患者,以提高患者防范的自觉性和药物治疗的顺从性。

5.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5.2.1合理饮食:多数MS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据上海市调查,51.5%MS患者总热量过剩,80.3%脂肪摄入超过总热量的25%[13]。合理的饮食结构对MS防治十分重要,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在控制总热量同时注意营养素的合理搭配,一般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5%,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25%[14]。限制食盐摄入(每日5~6g),增加粗纤维和矿物质,适量饮水,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生物氧化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减肥、降血糖、降血压及调节血脂。

5.2.2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消除肥胖,调节血压和血脂,增进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可根据身体情况、环境条件、个人爱好等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要掌握好运动强度,时间每次30~60min,每周3或4次即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5.2.3戒烟限酒:吸烟能引起许多疾病,可导致IR,是糖尿病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应劝MS患者戒烟。酒精容易损害肝脏,而肝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受损后可导致IR,出现糖脂代谢紊乱。

5.2.4规律生活:规律的起居饮食对MS的康复很重要。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各器官功能的康复。

5.3药物治疗

5.3.1控制血糖药物:应选择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降糖药物。梁黎等[16]研究认为,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后MS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

5.3.2调节血脂药物:可根据脂代谢紊乱的具体情况选用:①他汀类,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强,同时有轻度降低甘油三酯及增加HDL胆固醇血症作用。②贝特类,降低总胆固醇,同时轻至中度降低甘油三酯及LDL胆固醇,升高HDL胆固醇。

5.3.3降血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该类药物降血压同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性[4]。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等,也可以选用钙离子拮抗剂等。

6展望

MS好发于现代文明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加。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MS与人类的多种疾患相关联。研究已知,MS患者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MS者相比,其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和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均显著增加。MS已被广泛认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达成的共识如下[17]:①对MS共同危险因素的防治,既节约卫生资源,又可获得最大收益;②MS防治对降低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和糖尿病危险有重要意义。然而,MS还存在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抵抗素、瘦素的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应进一步讨论如何规范MS的诊断标准的统一、流行趋势调查、如何防治(没有规范)等等。

参考文献

[1]AlbertiKG,ZimmetP,ShawJ.Metabolicsyndrome-anewworld-widedefinition.AConsensusStatementfromthe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J].DiabetMed,2005,23(5):469-480.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MS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3]贾伟平,项坤三.代谢综合征新指标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6):737-739

[4]诸俊仁,程翔.代谢综合征靶向治疗的新近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22(1):4-6.

[5]杨文英.加强胰岛素细胞胰岛素抵抗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6):2521-2523.

[6]贾伟平.代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9):643-645.

[7]MollerDE,KaufmanKD.Metabolicsyndrome:Aclinicalandmo-lecularperspective[J].AnnuRevMed,2005,56(1):45-62.

[8]AdamsKF,SchatzkinA,HarrisTB,etal.Overweight,obesity,andmortalityinalargeprospectivecohortofpersons50to71yearsold[J].NEnslJMed,2006,355(8):763-778.

[9]HaffnerSM.Themetabolicsyndrome:inflammation,diabetesmelli-tu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J].AmJCardio,l2006,97(2A):3A-11A.

[10]杨丽兰,华琦.代谢综合征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5):553-556.

[11]李秀均.代谢综合征[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30.

[12]孙冬玲.健康教育在代谢综合征人群防治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2):149-151.

[13]陆敏敏,冯正仪,陈利群,等.上海市社区代谢综合征病人的饮食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2):2094-2095.

[14]潘君.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28-130.

[15]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Smokinganddia-betes[J].DrabetesCare,2005,23(Suppl):63-67.

[16]梁黎,傅君芬,邹朝春,等.盐酸二甲双胍改善代谢综合征青少年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118-121.

[17]贾伟平.代谢综合征之争鸣与共识[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9,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