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 2

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黄锦秀

黄锦秀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十堰44201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6个月之后,利用依从性问卷调查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饮食、服药、运动的依从性。结果:护理6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饮食、服药、运动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服药、运动的依从性,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依从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349-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1],需要长期治疗,一般都是由患者在家完成,进而要求患者掌握正确的糖尿病知识,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进而积极接受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意识清醒,具有交流表达能力。③病程超过2年。④自愿参与调查,接受各种问卷、测试评估。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脏病、肾病、肝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意识障碍。③交流困难。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病程3-20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38-71岁之间;病程4-1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其具体操如下。

1.2.1饮食指导

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饮食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借助食品模拟模型,明确告知患者可以吃的食物,同时对患者每天食油、蛋、奶、肉等食物数量进行规定,叮嘱患者禁烟酒。

1.2.2胰岛素使用指导

应将胰岛素放在阴凉干燥处,在使用之前进行混匀,保证注射角度与部位的正确,并且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避免出现局部组织硬化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早上注射腹部,晚上注射大腿,这样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均衡吸收,实现了血糖的平稳。

1.2.3运动指导

鼓励患者适当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文娱活动,促进糖的利用。一般而言,患者每周可以运动5-6次,每次30-60min,在餐后1.0-1.5h后进行,不可以空腹运动。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运动,以锻炼后有舒适感为宜。

1.2.4血糖监测指导

在监测血糖情况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高低与服药情况决定次数,通常都是每周1次,最长不可以超过1个月,并且做好记录。对一些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给予鼓励,针对血糖较高的患者,查明原因,调整治疗方案,降低患者血糖。

1.2.5心理指导

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经常导致患者情绪起伏较大,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此时,一定要指导患者调节心态,掌握音乐疗法、松弛疗法等放松技巧,疏导患者的情绪,让患者可以积极接受治疗。同时,可以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可以时刻保持放松的心态,进而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1.3观察指标

护理6个月之后,利用依从性问卷调查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饮食、服药、运动的依从性。

1.4统计分析

临床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6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饮食、服药、运动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饮食、服药、运动的依从性对比(±s)

组别饮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

观察组(n=40)3.35±0.733.90±0.893.64±0.51

对照组(n=40)2.52±0.453.50±0.463.01±0.36

t值6.12132.52526.3827

P值<0.05<0.05<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了一种高发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大多数患者都无法坚持,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此,在临床治疗中,除了给予合理用药、饮食控制等治疗之外,还可以开展健康教育[2]。经过临床实践表明,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服药、运动依从性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饮食依从性主要就是根据医嘱控制饮食、明确饮食量、定时进餐、制定进餐时间表等[3]。因为进餐量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很多患者都无法掌握,缺少对食物成分交换量表的使用,进而降低了患者饮食依从性。通过健康教育之后,让患者了解到了饮食对治疗的重要性,并且也掌握了一些饮食知识,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与生活习惯,可以制定个性食谱,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指的就是患者在每天服药次数、时间、剂量及遵照医嘱长期服药等方面是否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这些情况会受到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药物副作用、症状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4]。在实施健康教育之后,患者充分认识了疾病知识,了解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这样在服药的时候,会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调整心态,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并且尽可能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可以通过组织病友交流会,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改善自身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严格遵照医嘱服药,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运动依从性主要包括运动强度、方式、时间、频率等内容[5]。通过相关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就是患者运动积极性不高、生活质量较低、缺少运动知识。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运动的认识,进而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运动观念;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制定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并且说明相关的注意事项。除此之外,对患者饮食、服药、心态等进行恰当的调整,让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心理情况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便于接受运动训练,进而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总而言之,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服药、运动的依从性,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丽萍,唐文睿,侯艳红,等.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1680-1681.

[2]荣蓉,刘璐.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和依从性的临床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373-2375.

[3]陈冬英.参与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1(10):1127-1129.

[4]曹婷婷,胡会英.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6):131-132.

[5]张友爱.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与依从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3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