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育德让德育回归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3

以诚育德让德育回归生活

杨健

杨健重庆市双碑中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状况及成因。探讨了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在课程创新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国魂和世界观的至诚通才。

【关键词】德育体验诚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01-02

一、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低的原因

当今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形式化、理想化、功利化的问题,德育工作陷入层次不高、活力不强、魅力不足、实效性低的尴尬状态。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观念落后

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学生德育的主体地位被剥夺。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居高临下,认定自己所传授的道德正确无误,以完成道德知识的灌输为己任。教育者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轻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生成和培养。德育更多地演变成一种在认知领域的道德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需求。

2.德育方法僵化陈旧

教育者常常通过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等可能的方法使学生形成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将学生视为盛装道德知识的容器,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教师、家长、社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管好孩子,在真实社会生活与孩子之间人为地筑起一道隔离墙,把道德教育和生活剥离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现实生活的客观复杂性。

3.德育环境狭窄

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风气还没有真正形成,导致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效果上形成相互抵消,出现常说的“5+2=0”的现象。

4.德育评价标准单一

在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中,忽视学生的差异性,缺乏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5.德育目标脱离学生道德生活需求

德育目标被无限放大,德育内容过于理性和抽象,德育的工具作用过于明显,德育目标的制定远离学生实际,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素养的生成。

6.德育地位的“边缘化”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严谨的德育管理”的夹缝中生存。一边国家在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而另一边由于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扭曲”评价,使应试教育下“升学率”的高低成为了评价学校好坏的主要指标,许多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放弃教育的初衷,将学校的德育工作置于“说时重要、做时次要、忙时基本不要”的窘迫境地。平时学校只需要在各种会议上将德育提一提、讲一讲,对德育的要求仅满足于不出安全责任事故。在应对上级检查、社会评估、同行交流时,学校实施其“高效”的应急策略,加工本校的德育工作,并使其呈现诸多的“亮点”和“特色”。时下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市大坪中学舞弊获得世界中学生女子足球冠军事件就是这一现象的力证。德育在学校的现实工作中,已呈现出不客观、不真实的状态。

总之,由于缺乏诚实、科学的精神和客观的分析,使得现行的德育目标体系、实施方法、评价标准和育人观念等诸多方面远远脱离学生道德情感的真实需求,这样的德育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造成学生知行严重脱节,使道德认知无法转化为道德行为。而当学生面对当今复杂开放的信息社会,在面对社会生活中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道德观的冲突时,常常无从选择、无能为力。德育也就越发苍白无力、困难重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要扭转当前学校德育被动局面,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应抛弃浮躁,以人为本,以诚之精神和态度审视学校德育工作,做到以诚育德,让德育回归本真、让德育回归生活。

二、解读“诚”以及“诚”所蕴涵的教育内涵,改变学校当前德育被动局面的做法。

从本体论角度看,天地万物,循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正是宇宙至诚的精神与情怀。《中庸》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即“诚”是万物变化的结局与开端,没有诚就没有万物。“诚者天之道也”,即“诚”是上天赋予人的道理,是天地间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因此“诚”是天地间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乃宇宙万物之实有。

从价值论角度看,《中庸》曰:“诚之者,人之道。”意即人是天地絪缊的产物,人当效法天地至诚之精神,故“诚”是人道追求的至高境界。

从方法论视角看,“诚”是处世行事的基本准则,是天地人尊崇的最高德性。《中庸》曰:“诚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之”的“道”实际就是一种行为方式或者途径,即《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中庸》说:“自明诚,谓之教”,故“明诚”之谓,教化之道也。因“诚”即“中道”,故“诚”的教育智慧在教育的人本中心与社会中心这对基本矛盾的争辩中悠然中庸,其目标是培养涵容自强的至诚通才,既体现了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又充满了对人的教育关怀。

从认知角度看,《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意即只有天下最诚心的人才能做到化育万物。君子唯有“至诚无息”、“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方能成为“博厚高明,悠久无疆”、“成己成物”的通达之才。

从现实的角度看,“诚”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精髓,是中国文化极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同时,“诚”也是当今西方社会普遍的理性追求,当今西方主流价值观认为人与宇宙生物一起构成了密切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人必须以“诚”的精神和态度与所有生命和谐相处。“诚”已成为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交汇点,是当今人类大同的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诚”包蕴着教育态度、教育精神、教育理念、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所以,现实德育当以“诚”为核心,充分挖掘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经史资源和生活资源,通过学生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体认“诚”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大教育观,以及现代德育实践观、主体教育思想和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应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进行教育,让学生通过教育学会生活。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以改变当前学校德育的被动局面。

1.以诚育德,要在德育活动中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落实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德育目标由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转变为受教育者的客观需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偏差,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德育方法通常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怎样说,学生就怎样做,老师只知道提要求、立规矩,忽视对学生的引导,缺乏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居高临下的德育态势往往导致事与愿违。只有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情感自然会融洽。有时我们常抱怨:教育学生时我们是苦口婆心,心力费尽,但学生不为所动,漠然置之,甚至恶语相加,令人失望和心寒。原因何在?无非是我们习惯于高高在上,以“师道权威”、教育法官的身份主观评价、指挥学生,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失去话语权,主观能动性自然难以激发。要激发学生的德育意愿和德育意识,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追求、有感情的生命个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把学生困惑、迷茫、焦虑、无助的问题作为我们制定德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我们应充分了解、认识学生的思想需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序列化的德育目标,科学的目标会避免德育的盲目性和突击性,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诚育德,要在德育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顺应认知规律,将灌输式德育转变为体验式德育。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知识”。然而,道德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知与行的统一。受教育者在道德认知后,必须通过某种方式的生命体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觉悟,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才能将道德觉悟外化为道德行为,并最终提高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形成道德智慧。只有当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时,德育才是成功的。所以我们要将“体验”作为德育的本体,充分认识其核心地位和作用。在从事德育工作时必须合情合理、入情入境、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例如,当学生犯错时,我们不能只采用批评惩罚的方法,这样做只会强化学生的失败体验,而应把缺点、不足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有效挖掘,变消极为积极。又如,一位心中有爱的老师,她会更多地让周围的学生感受到爱、体验到爱,被人爱的学生就更可能去爱他人,因而受人欢迎;而那些被老师、父母排斥的学生就更可能具有攻击性,对人无情。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地回归生活和自然,更多的参与学校、家庭、社区的生活实践活动。从中体验美、体验爱、体验真诚、体验友谊、体验人间一切美好的情感。只有这样,才会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增强学生的情感积累,形成学生的道德感悟。

3.以诚育德,要在德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重视学生生命体认,彰显学生个性的道德解读。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德育应该强调受教者的自我内化,努力构建主体性德育。寻求道德的本源,我们发现道德有两层含义。道家曰:“道法自然”,其中之“道”象征自然之规律与秩序,而“德”则指人们对这种秩序的体认,这种体认以个人的心灵参悟为基础,正所谓:“内得于心、外施于人”。每个受教育者其心中的“道德世界”都要经过自己的创造性理解,即在自己的道德经验中认识道德、反思道德、解读道德,这是独特的,彰显其主体的个性解读,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过程。所以,我们教育者应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选择,使学生不再是被迫遵守道德律令的外在执行者,而是修养品德的自觉成长者。目前,学校德育活动方式中普遍带有他律制约性倾向,最显著的做法就是管、卡、压。许多纪律的约束,制度的制定,都漠视学生的权利,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要克服这种被动、制约性的管理态势所带来的弊端,就必须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发展规律。为此,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言行的“是非”,更要重视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德育成为滋养学生道德信念、感悟生命意义的活动。

4.以诚育德,让德育回归生活,构建学生道德成长的精神家园。

有这样一则事例,引人反思:我所在的学校前任德育主任在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废弃物时,常常会在集会上讲“不准乱扔垃圾,发现的会受怎样的处罚..”,刚开始时学生怕受处罚,不怎么乱扔。然而,一旦学校老师放松检查,乱扔现象随即反弹,整个教育效果非常之差。而学校的现任德育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他对学生们说:“请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纸屑,我们来共同创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在优美的校园里,我们会获得健康,我们会感到快乐..”,于是逐渐地学生们改掉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前者学生是为了遵守某种规范被动去做,而后者学生却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愿望。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说明道德不仅仅是用来约束自己的,更重要的是为了肯定和发展自己。道德有约束性,更具有激励性。正是道德的这种激励性,使得道德在促使社会和谐、进步,保证个人获得肯定和发展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作用。道德是人类通向美好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在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却过多地强调了道德对人的约束和控制,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

德育来源于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道德,内化道德并自觉地实践道德。让德育与学生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让他们在生活中接受道德体验,在体验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道德情感,从而构筑起他们所真正需要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