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陈妍春

陈妍春大连市中山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116000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涵义、现状分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危害、规范职业道德的途径,阐述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文集中分析了当前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危害,重点讨论了硬挨怎样重塑会计职业道德,并说明了在新形势下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涵义现状成因解决途径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涵义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在执行业务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行为标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应包括:思想上清正廉洁,工作中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业务上精益求精。

二、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目前,会计道德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造假事件的爆发,不仅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使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大大下降。如国内的天津磁卡案,美国的安然舞弊案等,由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我们有必要加快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危害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会计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它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特点及利益关系等因素所决定的,是调整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与不同的利益团体或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水准并不让人满意,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为了追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置道德观念于不顾,故意伪造、编造、损毁会计资料,提供虚假信息,欺骗投资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企业伦理道德滑坡的影响。市场经济下企业道德伦理的滑坡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经济信息提供部门的会计,为了单位或个人的利益不可避免地丧失诚信原则,进行造假,所以会计道德的缺失也就有了社会背景。

2.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的社会现象直接影响了一些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助长了一些会计人员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对于会计造假感到“心安理得”,同时部分会计人员的败德行为又引发了社会诚信危机,降低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完整的、可以遵循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滞后是造成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4.利益的驱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单位利益最大化,指使会计人员造假,将会计职业道德于脑后,这也是导致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5.职业道德约束力较弱。目前我国违反会计职业道德成本低于收益,促使了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另外对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奖励和保护措施,也使得一些会计人员在遇到问题时,不敢坚持原则,不敢维护道德,进而沦为犯罪。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实危害

当我们思考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时,我们不难发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将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活产生深远的现实危害:.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投资者利益。

四、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途径

(一)确立优良的会计道德规范是实现会计道德的前提

1.以《会计法》为准绳,深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需进一步加强,使会计能确实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2.抓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造假。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填制的,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因此,治理造假,应从原始凭证这一源头抓起,按照规定填制原始凭证,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认真填制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不予接受,对不真实、不合法的还应向负责人报告。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良好的会计职业形象,不仅需要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我国应尽快建立会计人员的职业团体,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履行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会计人良好的职业形象。

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持证上岗的监督。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为依据,录用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且对优秀的会计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和激励制度。同时加强会计业务培训与考核,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实践,法规制度、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实行优胜劣汰。

(二)加强会计道德教育是会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会计道德教育,把会计道德规范和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从业意识中去,引导会计人员既能实行自我监督,也能对其他会计人员提出道德要求。

1.思想道德教育。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具有着重要位置,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为这是会计工作做好的重要基础,所以说对会计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

2.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键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坚定的职业信念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法制教育。法律是道德规范中强制性的部分,法制教育要求会计人员知法和守法,由于会计人员工作涉及面广,法制教育的范围应尽可能广泛。

4.专业教育。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前提,对专业一知半解的人不能胜任工作就更谈不上遵循职业道德,因此专业教育要与职业道德教育配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因此我们要从职业道德入手,灌输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使会计人员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社会环境,让会计人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高层次人才。

(三)加强外部环境建设是建立良好会计道德的关键

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会计从业环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净化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关键。这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改革和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实现公平分配,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从而增进人们的道德需要。

2.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大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使人们切实感受到讲道德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增强人们的道德观。

3.加快科教事业的发展,改进教育的思路,提高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水平,促进人们道德品德的形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现代会计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基础,是经济的健康发展的保障,所以我们更要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加强在职人员的道德教育,更要体现在高校的教育当中,让其真正深入到会计人员的精神当中,让我们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婉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析”,《中国农业会计》,2010年第3期。

2.刘红梅,“会计信息失真探析[J]“,《经济师》,2004第1期。

3.孟凡利,《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