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解析

张家将

身份证号码:36223219831027XXXX

摘要:信息化建设也就是指通过多种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信息能够跨越时空进行传递,并在相应的系统和平台上得到延伸和处理。随着机电工程项目的全面发展,对其作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求机电工程项目之中能够构建出集合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的一体化网络信息平台。机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也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了更加方便的信息管理和整合渠道,同时使整个数据处理的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机电工程项目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的保障。在本文之中,首先对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信息化模型创建的情况,提出了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策略

引言

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要能够为业主或企业提供可行的数据信息分析以及必要的决策方案,同时还要有着更加强力的信息资源保障。从实际效果来看,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应该包括:精确的数据计算方案、对工程的动态监控方案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案。这也就要求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在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之中,能够使信息化建设充分反映出每一台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维修检护计划,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另外,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也能够提升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使施工企业的管理成本得到降低,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机电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

一、机电工程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一)信息量较大且较为分散

在规模较大的机电工程建设之中,涵盖的信息量往往较大,包括了施工设计、施工工艺、监督管理以及施工设备相关的信息。在机电工程信息化的建设之中,必须要能够确保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另外要对于信息的种类加以分类,从而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满足信息的使用需求,提升信息流通的效力。同时,在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之中,其工程量的信息与管理过程也存在着过于分散和过于复杂的特点[1]。

(二)机电工程信息种类繁多

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往往以结构信息和非结构信息为主,在这之中,结构信息主要是指工程成本信息、进度信息和施工质量信息等等。而非结构信息则包括项目应用的实际的文件,档案以及音频信息数据。在建设过程之中,要确保两类信息能够协调配合,才能够使机电工程整体项目得到顺利开展,使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三)信息存在着动态变化的特点

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建设完成,也不是仅仅依靠局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就能够满足信息建设全面性要求的。而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往往也存在着动态性变化的特征。一般来说,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由于在建设过程之中,信息存在着动态变化的特性,这也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根据信息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好信息的统筹与管理工作。

二、机电工程信息化模型的创建

(一)从总体的角度建立信息模型

对于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来说,其应该能够以集成信息为系统构建核心,通过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方式为平台提供信息支持,进而完成对信息的集成化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应该能够符合机电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的信息管理要求。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之中,应该能够对机电工程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和优化,确保机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从总体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模型的建立应该更够对于机电工程之中存在的数据和参数加以分析,从而实现数据、功能以及业务模型的建立,然后将这些模型作为施工的基础,对总体系统进行信息模型的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实现整个系统数据环境的建立,从而提升多种复杂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2]。

(二)项目信息管理模型的建立

对于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项目信息管理模型是整个项目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托。通过对项目信息管理模型的建立,能够对当前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加以优化,进而形成高效的综合项目管理平台。在进行项目信息管理模型的建立时,首先要对多种项目信息资源加以全面的规划,同时,根据机电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对项目信息加以分隔,并按照相应的要求对项目的接口加以分割和设置,从而确保信息能够在管理平台之中能够自由的传递。在机电信息管理系统模型初步建立后,应该对机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加以需求,从整体的角度对于各个应用系统加以设计,体现出主体的数据核心,确保机电工程项目能够得到综合管理,提升数据参数应用的全面性和有效性[3]。

三、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策略的分析

(一)构建合理的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模型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的总体结构模型是规划建设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而总体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将对信息化建设的成效造成直接的影响。合理的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模型,能够促进信息资源交流的力度得到全面提升,优化平台的结构,从而使信息化建设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价值,防止出现因为多种原因而产生的信息交流不够顺畅的问题。从具体情况来分析,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模型应该能够展现出其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运行特点,进而为信息化管理提供更加具体的信息参数,提升多种数据信息的整合力度,使其能够符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标准与要求。信息集成是当前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所在,能够使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之中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提升多种信息应用的时效性,进而实现对复杂数据信息的整合和优化[4]。

(二)构建合理的项目管理信息模型

对于项目管理信息模型的构建也是较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而通过项目管理信息模型的构建,能够使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更具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使其能够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为信息化管理方案提供必要的参考。在实际应用过程之中,要能够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应有效力,使其能够为整个机电工程项目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信息依托,从而产生满足需求的应用效果。再具体应用之中,应该结合不同项目管理存在的差异性来提供配适度较高的机电工程项目信息,从而使其能够获得理想的管理价值,使多种信息能够发挥出更强的应用效果和作用价值。

(三)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路线分析

为了使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应用价值,技术人员应该对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路线加以深入的分析,确保其管理技术能够满足实际要求,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型。信息化技术路线的分析应该以机电工程的实际要求为主,对多种数据信息加以分析和有效的处理,并通过相应的模块建设那实现理想的信息传递、交流和管理流程,使其能够为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进而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推动我国机电工程建设行业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机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复杂性也在不断的提高。机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也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得到了全面提升。这也就要求了在机电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之中,能够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来开展管理工作,从技术的层面对多种资源加以全面优化,从而使机电工程项目的实用性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机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鄢明强.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J].区域治理,2018,(31):176.

[2]秦雅谦.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简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3442-3442.

[3]张锐,孟慧.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5):303.

[4]张鹏飞.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8):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