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档案整理及鉴定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试析档案整理及鉴定工作

薛研波

肇东市人才中心黑龙江省

摘要:档案整体及鉴定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规范的分类、组合以及编目等,对档案进行科学化整理,以确保档案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本文就档案整理及鉴定工作进行科学化分析,以推进档案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档案资源;整理;鉴定;管理

档案资源是社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够为社会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为全面推进档案建设事业的顺利发簪,应当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档案整理及鉴定工作,推进知识产品服务经济的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

1充分做好档案整理基础工作

为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档案整理及鉴定工作的高效开展,应当充分做好档案整理基础工作,以切实提高档案质量和效率。就当前档案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包括文件组卷、案卷排列、档案编号以及局部案件调整等内容,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机关文件处理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完成。但就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档案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复杂性特征,不仅要对相关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并包含一定量的档案加工处理工作,部分情况下甚至需要接收一些零散的文件,此种情况下,为保证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提高实际管理水平,应当充分做好档案整理基础工作,为后续档案整理及鉴定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档案整理基础工作具有一定独立性,为确保档案资源的实际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应当对来源复杂且形式多样的档案进行重新整理,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档案资源服务。档案整理基础工作应当做好编排有序,具有一定完整性和系统性,便于相关管理部门清晰且准确的了解档案管理质量,并且对于后期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确保档案服务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保证档案整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

在档案整理基础工作中,档案收集与整理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具体来讲,档案整理的过程就是对档案进行鉴选,将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收集于档案馆中,以确保档案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科学且高效的档案收集工作能够丰富档案资源,切实提高档案工作质量,从而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资源服务。

因此在档案整理工作中,应当注重档案整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依据档案数量和内容等要素对档案进行科学化分类,并依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档案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客观选择,确保其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保证档案资源正确分类,从而全面提高档案整理效率。在实际整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区分全宗工作,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档案形成过程中极易出现全宗混乱或不同全宗档案混杂的情况,因此充分做好档案整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相关档案整理工作人员应当掌握所属全宗相关知识,并对档案进行正确判定,促进档案归属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强化业务学习是档案鉴定工作的前提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档案数量的增长。一个单位、部门、企业要进行正常的工作、生产等等活动,这一切都会形成大量的文件档案。它们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或形成档案,单位、部门、企业的扩大,人员的增加、设备的更新换代、职能的扩大都在形成大量的档案,档案的剧增给档案鉴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部分档案将成永久保管,一部分没有可存价值的,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根据档案有关规定,进行全面地鉴定,档案鉴定的正确与否,关系至关重要,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强化业务学习,掌握有关知识政策,不断提高鉴别能力,使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成为档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对于无价值的档案进行及时销毁,以便减轻档案馆(室)库存压力。

4逐步实现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关系到档案的销毁馆藏的优化以及档案质量与档案效益的发挥。档案鉴定包括鉴定档案保存价值,鉴定档案的真伪。在档案馆和档案室的业务工作中经常进行的鉴定工作属于档案的保存价值,也就是对档案保存价值的大小进行鉴定,来确定档案的存放时间,一般来说,大部分档案保存部门都注重档案的“存”而对于“毁”往往是不为的,这就有一个鉴定档案的关键。档案保存价值鉴定工作难度较大,人们一般不便轻易销毁,这样长期以来就会形成大部分无用档长期存在,如果对档案的价值判断不准确,轻视档案的存在,错误的销毁了有用之档,将难以挽救,因此,档案销毁是一个薄弱坏节,开展这项工作要慎重而认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这一特殊的资源所起的作用越显重要,档案质量的高低如何来衡量,这就要求我们对档案的价值予以定期鉴定,只有通过鉴定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的质量。在现实工作中许多档案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缺乏系统的业务知识,对于档案鉴定工作更觉得吃不准,根据多年来自己基层工作的实践,我认为从目前基层档案馆(室)藏的情况看,80年代以前各种档案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保管期限错定,案卷标题拟写不规范,不严密,组卷标准不清,卷内纸张质量低劣,书写潦草,欠规范;二是一部分档案已超过了保存期限,而仍然处于保存阶段,这也有当时判定不准原因;三是基层立档单位大多数没有把档案鉴定工作列入档案工作的内容,只建只存,很少对档案作出正确地鉴定。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者主观认识作用于档案客体的一项特别严肃,认真的工作,一方面档案保存价值鉴定工作较难。鉴定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门知识和较强的业务水平,在掌握档案利用反馈水平的基础上,对各种档案文件今后可能发挥的作用,作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从而确定存毁和保管的年限。另一方面,由于档案是不同的组织和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原始记录,所以各级各类档案室所保存的档案,大多数是不能再生的。如果对档案的价值判断不准确,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必须持认真态度,尽可能地避免主观随意性。在对档案鉴定工作方面,要正确掌握方法。一是着重分析文件的内容,通过分析文件内容,判定文件的价值。二是要通过文件的来源,时间和形式等要素判断其保存价值。三是通过分析全宗和全宗群内的完整度将有关文件从大的范围联系起来,看它的保存价值。四是通过分析利用者对档案需求程度来鉴定档案保存价值。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档案资源逐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档案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服务的有效性。此种情况下,印度钢充分做好档案整理及鉴别工作,遵循档案整理及鉴别的相关原则,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推进档案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浅谈档案整理及鉴定工作[J].《科技展望》,2015(8)

[2]吴晓南浅谈档案整理及鉴定工作[J].《兰台世界》,2014(S3):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