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修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1

多元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修改

彭建安郭萍

彭建安郭萍

(井冈山大学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目的:研究多元教学法对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前者列为实验组,后者列为参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学生实验所得的成绩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结果:经过相应教学方法的实施,两组患者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实施多元教学法取得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多元教学法;人体解剖;实验教学

选取我校2013年至2014年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双周上课的140人,单周上课的140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分组研究,一组使用多元教学法,一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中使用多元教学法的学生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以下为详细的报道内容:

1.基本资料以及教学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我校2013年至2014年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双周上课的140人,单周上课的140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前者列为实验组,后者列为参照组,一组使用多元教学法,一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上述两组人员在实验考核标准以及期末考试相关评价标准进行统一。实验组学生使用多元教学方法,参照组学生则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1.2教学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学生则通过教师讲解、演示为主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

1.2.2实验组

实验组学生则使用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为主的多元教学法,详细入下:

首先是是讨论教学方法。因为尸体标本数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尸源的费用也比较的昂贵以及医学院目前的招生数额呈现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等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活动难以保证每个人都有解剖操作的机会[1]。想要促使这个弊端进一步降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使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基本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讨论式教学重点关注的是讲解以及实践上的承前启后,巧妙过度原则。其中旧知识点的温习以及讨论跟当堂知识的小结以及分析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2]。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最好是使用小组讨论的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集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将原本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搞得活跃起来。

其次是直观教学方法。人体解剖学是目前引领医学生入门的重要基础学科类型,是属于形态学的范畴,其主要的作用是对学生掌握人体形态进行有效的启发。学生需要重点记忆这类基础知识,这样才可以奠定很好的医学学业的基础。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际条件使用现有的资源。理论较为抽象,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学生活体教学方法或者是自身肢体语言方法将理论转变为生动的演示,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3]。例如:在进行人体的肌性标志讲解以及骨性标志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的指导学生实现触摸式的观察分析,组织学生开展相互检测以及相互讨论等。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数据SPSS15.6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均数数据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表示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学生均经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成绩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数为89.51±2.55分,参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6.51±2.14分,两组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多元教学法的实施可以促使人体解剖教学效果实现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进一步强化。

3.讨论

本次研究选取我校2013年至2014年期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双周上课以及单周上课的学生总计28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双周上课的学生为实验组,单周上课的学生为参照组学生,参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使用多元教学法。经过研究分析之后,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9.51±2.55分,而参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6.51±2.14分,两组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实施多元教学法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苗莹莹,许伟,郭志刚,等.多样化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13,03(01):225-226.

[2]陈家强,王配军,余明华,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4,08(03):307-309.

[3]侯春丽,应大君,朱星红,等.如何提高人体解剖实验课教学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14,10(02):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