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析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

李凡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城市化发展加速。十六大中提出,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而目前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数量颇低,这对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担负着向生产第一线培养、输送大量高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为使学生更快适应建筑行业的需求,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课程改革

1序言

建筑工程专业在我国一直是传统专业,在本科院校已有悠久的办学经验。综观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许多方面往往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有时直接就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这样就违背了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2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2.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

1.对建筑工程专业结构方面的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结构抗震”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进行整合、融合和优化。在课程内容上可减少陈旧的砖混结构知识,着重介绍目前广泛应用的钢结构方面知识,同时,增加平法制图的识图内容。

2.对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和管理方面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在全面开展条件不具备时,首先应使应用性系列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先行一步,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全面推开。

3.基础课教学要贯彻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高职教育方针。工科数学课应压缩“高等数学”教学时数,也可选修“数学建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增加现代数学的基本知识,充实数学新方法、新专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4.建筑力学课应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的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为一门“建筑力学”,这样有助于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着重强化工程应用。

2.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措施

1.增加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练并重。如在“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中,可以采用教与做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图纸完成制作模型、搭设模板、进行钢筋下料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可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搬进施工现场,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同时进行,这样就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2.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要求,多开展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包括:(1)实物、教具、模型;(2)幻灯、投影、录像;(3)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作图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可以将理论知识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也可以将具体的内容半抽象化,使学生学习不再枯燥,有利于课堂理论教学向省时、内容精、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向发展,打破传统的“讲台+黑板”以及“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在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改革讲课模式,继承传统的五步教学法,即“备课(预习)――讲课(听课)――总结(复习)――批作业(做作业)――测验(应考)”,逐步推行五步导学法,其特点是以知识骨架为网络,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有关认知规律,讲清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细节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消化,具体为“指出学习目标――划出网络关键――指导自学――引导讨论答疑――建立反馈机制”。

2.3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

1.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科学构筑课程体系

围绕教学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的整合与运用,在新课程中可穿插旧知识点,并加以拓宽、加深,建立相互联系的、“实用”的课程体系,适应市场的需要。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注重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认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以及对未来的规划让学生自由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既注重学生本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又利于学生对自我的定位与规划,毕业后有利于突出学生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

2.以市场为导向,重构教学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应是具备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学校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建筑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之后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紧扣“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这几个关键标准,制定与市场接轨的合理的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每个专业把培养重点放在一到两个技能上,突出高职学生的优势。让高等职业学校成为“专卖店”,让学生成为“精品”。

3.注重实训环节,不断推进校企合作

实训课是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完美结合的场所,是学生熟练专业技能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保证。高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与一线工作环节相一致的实训条件与实训设备。教师在实训内容设计中注意知识点的渗透,突出各个专业的实训特色,注重实训过程的管理,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3结束语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到高等职业学校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通过校企合作,引进资金,改进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利用学校企业双方的资源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参与学生的评价,按照协议接收合格的学生。使学生从思想理念,专业素养等方面切合企业的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高职工程类专业课程的二维整合研究[J].王广保,王晓玮.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2]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考核方法的改革方案[J].顾昊星.职业.2009(27)

[3]高职院校安全工程类专业校内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究[J].官贵,韩娇,赵淑楠.亚太教育.2016(01)

[4]本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与评价分析[J].陈萌,张莉,张丽莉,何永明,吴慧荣.职业技术.2012(05)

[5]1999年度全国林业职教教学指导委员会林业工程类专业学科组工作会议召开[J].郑春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03)

[6]关于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蒋仓兰,占美森,吉中亮.江西建材.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