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张永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张永渠

张永渠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重庆400062

【摘要】目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预防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穿刺针头,护士具备熟练的穿刺技术,掌握药物的输注速度、浓度及渗透压,避免输注肢体受压,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确冲管和封管;治疗时采取冷敷法、微波治疗法、湿热敷法、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法、水胶体粘贴+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治疗静脉炎法。结果:经过以上方法的预防,静脉炎发生率大大降低。经过以上方法治疗,54例静脉炎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结论:静脉炎是在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实行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炎;预防;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或静脉局部呈条索状改变,严重者感觉迟钝,麻木,出现硬结及血管坏死的炎性改变。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静脉输液治疗效果,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的难度,降低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因此总结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经验很有必要。从2014年1月起,我科对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进行临床经验总结,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我科对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出现了静脉炎54例,其中化疗药物引起静脉炎17例,高渗性液体引起的静脉炎21例,血管活性药物引起的静脉炎1例,止血药引起的静脉炎1例,抗菌素引起的静脉炎4例,中成药引起的静脉炎10例,在临床治疗护理上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护理方法:

2.1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2.1.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静脉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药时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侧孔针以减少橡胶微粒,临床配药时要充分溶解,减少大分子物质结晶微粒,在静脉输液中同时使用精密输液器,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2.1.2正确选择静脉输液部位:选择血管弹性比较好、血管比较粗、静脉回流通畅便于穿刺和观察易固定的血管,对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原则上从远端到近端,左右交替进行穿刺,避开手指、腕部等关节部位、静脉瓣以及肌腱神经走行的部位,防止在下肢胫前及内踝上方血管进行静脉输液,静脉输液避免选择患肢血管,因患肢静脉回流差,输液时加大了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

2.1.3正确选择针头:对一些剂量大,毒性大,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氨基酸、中成药等,原则上针头选用小号留置针进行穿刺,因针头愈细,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有利于保护血管,并减少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也可给予PICC置管静脉输液。

2.1.4静脉输液护士应具备熟练而良好的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要求一针见血,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静脉输液护士要加强巡查病人,若发现渗漏及时处理,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1.5掌握药物的输注速度、浓度、渗透压:静脉输注高浓度、高渗透压类药物、部分抗生素时开始时速度宜慢,并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要大于6小时,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输注脂肪乳、氨基酸渗透压高的液体,输液速度宜慢,可在输注中间和输完后输生理盐水,目的是稀释高浓度药液,减少药物粘附于血管壁,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1.6避免肢体受压:静脉输液时勿使输液肢体受压,必要时抬高输液侧肢体,以利静脉回流,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严禁在有骨折、创伤的肢体上进行静脉输液。

2.1.7静脉输液护士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病人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病人,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并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以减少穿刺部位液体外渗的发生,即使发生输液外渗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拔针后顺血管走行方向按压3—5分钟,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增加按压时间。

2.1.8正确冲管和封管:静脉输液前或静脉输液完毕时用125u/ml肝素液20ml脉冲式冲管。肝素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加速血流速度,缩短药物在血管的停留时间,可拮抗抗体,降低血管通透性,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2.静脉炎的护理措施:静脉输液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避免和减少静脉炎和静脉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我科常采用如下方法:

2.2.1冷敷法: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促进药物在局部灭活,局限损伤部位;冷敷还能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减轻患者疼痛,麻木。常用于20%的甘露醇、化疗药物外渗的早期;但植物碱类化疗药物外渗,局部不能用冷敷。

2.2.2微波治疗法:微波能使局部组织逐渐升温,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松弛,消除病患处疼痛症状,微波治疗能加速组织新存代谢,有利于代谢物和病理产物消除,能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具有消肿、消炎、镇痛的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促进组织修复。

2.2.3湿热敷法:湿热敷可促进组织吸收,加快组织修复,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可使病人减轻局部症状。主要用于输注血管收缩剂(多巴胺)药物。酒精具有消毒防腐的作用,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用酒精湿敷对静脉输注甘露醇发生的静脉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25%硫酸镁具有改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痉挛,消除粘膜水肿,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对静脉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2.4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法: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做局部环型封闭后,再行硫酸镁湿热敷,对治疗甘露醇和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静脉炎能迅速缓解局部疼痛、麻木的感觉,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患矛盾。

2.2.5水胶体粘贴+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治疗静脉炎法:方法是将水胶体超薄型敷料粘贴于静脉输液穿刺点上方1cm处,此方法对静脉炎的预防有很好的作用。若已经发生了静脉炎,就将水胶体敷料粘贴于组织发红处,对静脉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若患肢红肿、麻木、疼痛较严重就在粘贴的水胶体上再用硫酸镁湿热敷,水胶体卷边后拔出,如此反复应用,对静脉炎的治疗作用强于单一使用硫酸镁湿热敷法或单一使用水胶体粘贴法。水胶体敷料是一种新型敷料,可吸收少量到中量渗液,具有部分清创、消肿的作用,水胶体又是一种半透膜,能保持局部低氧张力,使毛细血管生成快,还可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减轻疼痛;并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溶解纤维蛋白,保证局部组织正常的代谢功能,防止组织坏死。水胶体透明,易于观察受损部位的皮肤情况;水胶体能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阻挡皮肤外界微生物,减少细菌生长,减少穿刺点感染。科内通过多次实践,静脉炎处粘贴水胶体+硫酸镁湿热敷联合使用对静脉炎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使静脉炎治愈速度更快。

2.2.8心理护理:静脉炎发生后加强护患沟通,解释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注意事项及恢复过程,目的是给病人树立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效果: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经过以上方法的积极治疗,54例静脉炎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总结:静脉炎是在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若发生静脉炎只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也可有效治疗静脉炎,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的护理[J].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版

[2]罗荣芳、郎晓玲、段保彩、李伟.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中国药业,2013,22(A01):249-250

[3]秦冰霞.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基础医学论坛.2013,(6):805-806

[4]周俊静.临床应用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80-181

[5]姜富容.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引起静脉炎和肌筋膜炎1例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01期

[6]陈生梅.儿童静脉滴注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1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