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价

成林芳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妇产科甘肃天水741020)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和对照组(米非司酮)各11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治疗前FSH、LH、E2和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2和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FSH、LH、E2和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孕三烯酮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54-0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体腔以外生长的一种妇科疾病,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好发于育龄妇女,发病率可达10%~15%[1]。该病多发生于30~45岁的育龄妇女,月经失调、不孕、反复腹痛是其主要表现[2]。手术和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且易复发,有可能导致患者术后不育。药物治疗以减轻疼痛、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妊娠率为目的。本研究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就诊的2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2.59±3.15)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41±2.28)年,月经周期26~43d,平均月经周期(32.02±0.53)d,依据子宫内膜R-AFS分期,Ⅰ期13例,Ⅱ23例,Ⅲ43例,Ⅳ31例;对照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3.24±3.78)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病程(3.54±2.51)年,月经周期25~45d,平均月经周期(31.31±0.64)d,依据子宫内膜R-AFS分期,Ⅰ期14例,Ⅱ22例,Ⅲ45例,Ⅳ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标准;(2)经超声或腹腔镜检查证实;(3)月经规律,且盆腔痛症状明显者;(4)CA125≥35IU/L或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查阳性;(5)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子宫已切除或卵巢切除者;(3)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或内分泌疾病者;(4)不明原因阴道出血者;(5)子宫腺肌症者;(6)3个月内曾接受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者;(7)血皮质醇值异常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10mg),12.5mg/次,1次/d。治疗6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三烯酮(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20,2.5mg),2.5mg/次,2次/周。治疗6个月。

1.4疗效判定与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3]: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盆腔结节、触痛消失判定为完全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盆腔结节缩小变软并触痛减轻判定为部分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复发,超声检查卵巢出现囊性肿块判定为复发。

观察指标: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0例(9.09%),阴道不规则出血11例(10.00%),转氨酶升高3例(2.73%),头痛7例(6.36%),潮热2例(1.82%);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9例(8.18%),阴道不规则出血9例(8.18%),转氨酶升高3例(2.73%),头痛6例(5.45%),潮热3例(2.7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造成不孕和恶性病变,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生活质量。异位子宫内膜卵巢激素发生变化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只能去除肉眼能辨认的病灶,但对微小病灶和非典型病灶不能彻底清除,这些病灶在术后受到激素刺激会导致疾病复发,因此必须对其术后进行药物治疗。有报道显示给予患者术后3~6个月的药物治疗可延缓或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4]。米非司酮的主要成分为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其通过下调子宫内膜性激素含量,使雌激素、孕激素与子宫内膜的反应受阻,使异位内膜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其具有用药安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5]。孕三烯酮主要作用是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抗孕激素、抗雌激素以及轻度雄激素作用,增加子宫内膜细胞萎缩,对子宫异位内膜生长起到阻止作用。两种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妊娠率[6]。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表明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单药治疗,这与上述报道一致。此外,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FSH、LH、E2和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SH、LH、E2和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用药安全性良好。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李天.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3):267-270.

[2]宋立群.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J].北方药学,2015,12(5):93.

[3]林国粹.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131-132.

[4]黄丽平,苏秀梅.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7):207-210.

[5]王天红.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2:35+39.

[6]冯川萍.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