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浅谈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

郑怡霖1赵胜耀2

1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8

2浙江绿城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发展会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就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致力于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学校不仅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更在创新建筑设计模式,使得建筑承载起其促进教育发展的综合功能。从相关理念上来说,学校的建筑设计深受教育发展理念的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时代,学校的建筑设备也备受关注,如何实现学校建筑设计与教育的同步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教育;同步发展

引言:学校建筑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教育的需求,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建筑设计也要同步发展。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学校建筑要满足学生为课堂主体的需求、满足自由学习的需求,因此,传统的学校建筑设计就要进行一定的改变。本文就结合实际的学校建筑设计案例,对学校建筑设计与教育的同步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一、当前教育发展形势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传统的“听讲”式课堂正在逐渐被淘汰,多样化的、民主化的、自由化的教学方式正逐渐出现,加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教育正在逐渐摆脱课堂这个单一的教学场所,向着户外发展。此外,随着现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抓紧摆脱了知识传授,逐渐转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教育发展形式下,学校建筑设计必须与教育发展同步,才能实现现代教育目标。

二、学校建筑设计理念

学校建筑设计处理要遵循安全、实用等理念之外,还要顺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在现代化的教育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更多地需要对话空间、独立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的空间,在这样的教育需求下,学校建筑设计就要加强空间设计,为学生提供舒适地学习环境、多层次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场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在信息社会,学校建筑设计还要具有前瞻性,满足学生获取更多新鲜知识的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交流环境和活动环境,以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

三、学校建筑设计与教育的同步发展

1、教室设计———满足自由授课的需求

1)讲台设计

在传统的教室设计中,讲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三尺讲台”往往承载着教师的荣誉和辛劳。讲台上方设置黑板,以满足教师板书授课的需求。这样的设置从理念上来说体现的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与“学”异常分明,“教”是主体,体现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需要更加自由、灵活的教学方法,需要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室的设计要符合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取消讲台的设置,将其替换为多媒体或者电子白板,以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以突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2)教室面积和形状的设计

传统的教室只需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功能,面积一般较小,功能也比较单一,形状以矩形为主。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室的功能更加多元化,不仅要满足教学的需求,还要满足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的需求,因此,教室的面积需要增大,且形状要以正方形为主,以摆脱传统的长方形教室以黑板为中心的布局形式,以便于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

2、教学空间的灵活设计

教学空间的概念超出教室之外,涵盖了一切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学空间就只有教室和连接各个教室的走廊,这样的空间较为封闭、单一,阻碍了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利于现代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空间的设计变得灵活,教学空间不再固定不变,将走廊、庭院等场所纳入其中,以多变的教学场所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3、恰当的建筑外观设计

为了满足学校建筑激发学生活力,创建灵动的建筑群体、尊重受教育者、注重学生智慧开发健全人性、满足学生好奇心和空间创造力的需求,校园建筑要具备某种积极向上、纯净的气质。在外观造型方面,要摒弃花哨的装饰,在颜色方面尽量使用纯净的颜色,比如白色;在材质方面尽量使用玻璃等透明的建材。为了美观可以在焦点位置进行点缀,在稳重的同时加入一些灵活、活泼的设计,以丰富建筑的视觉效果,以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除此之外,学校建筑设计还要符合现代流行的环保理念,强调建筑设计的节能性,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将环保理念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到教育中,渗入进学生的骨髓中。

4、交流场所的设计

当今社会需要社交能力,因此,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具有互相启发功能,通过交流能够促使交流能力得以提高。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学阵地正在由室内向着室外转移。为此,学校在建筑设计中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核心,按照学生的要求设计一个交流场所,以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比如在设计科学教室的时候,将学生准备室和实验物品储藏室设置在了科学教室的对面,通过空间的变化设计形成了很多形态不一、大小有异的敞廊,敞廊的两侧是学校设置的宣传空间,用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室通过休息区域连接在一起,这些休息区域环境舒适、视线通畅。在这样的设计下,敞廊、休息区、楼梯间都满足了交流的需求,构成一个通透自由的交流区域,既节省了空间,又达到了通过交流提升学生交流能力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建筑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学校建筑要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通过教室的创新设计、教学空间的灵活设计、恰当的建筑外观设计、交流空间的合理布置和“刚柔并重”的整体布局,来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实现教育的发展和学校建筑设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顾晓洁,杨健.浅谈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呈现的表象与精神[J].四川建筑,2016,02:69-70+73.

[2]鲍宁.浅谈学校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商,2014,02:108.

[3]冯永富.建筑设计中学校教育和客家文化融入元素的综合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23.

[4]宁兰伟.浅谈学校建筑项目地基基础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49.

[5]郝向玲.浅谈学校建筑通道设计[J].当代经理人,2006,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