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吕秀娇

吕秀娇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高级中学325800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对深化教学结构改革、优化教学效果、革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课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产生与发展

当今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知识生产的冲击下,显示出急剧变化和不稳定性。面对教育的变革,世界各国教育己经在为催生时代挑战的智慧和力量而展开行动来促成教育的范式转换,以克服或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最终达成人们所建构的新的育人目标。

我国于1998年第一次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概念。在这个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也经历了从计算机教育到计算机辅助教育,再到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课堂上过度以教师为中心,用计算机也只是形式上的“书本搬家”或“教案搬家”、“人灌”变成“机灌”,教师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有的拒绝使用计算机,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只是起到辅助性、点缀性的作用,计算机只是实现了工具层次的应用。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导致了人们重新思考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作用,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

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的投入依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有些贫困的地区还没有计算机教室。由于各种问题的出现,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新理念的发展,都为信息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也必须要经历起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单元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并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去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从最高层次考虑,大致有四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模式:即“探究性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仿真实验教学模式”。这四种教学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大量实践证明:如能掌握这四种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定能取得深层次整合的理想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研究

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回顾一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政府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已经超过上千亿,“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的实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硬件设备可以基本满足。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好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理念与实施模式所应有的清晰认识,最终导致不能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不能正确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工作。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整合”实践成绩显著,如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尝试“整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较之专家学者们对“整合”的研究,其实践的现状则有点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不仅地域之间发展不均衡,而且从学校方面来看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如小学和高校研究的较多,而中学却较少;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同类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般而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整合”水平相对较高,但也不是绝对,还取决于教育领导者的重视程度。

2.效果不理想

这里一方面有实践本身的原因,如重技术与硬件的先进性,忽视教育的先进性。

3.功利性强

由于专家的呼吁与领导的日益重视,在广大教师甚至是管理者之间形成了错误认识,把“整合”看作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与出奇制胜的法宝,一旦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便质疑“整合”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去改变整合理念与模式。

4.重教而轻学

“整合”实践过于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整合”。其实整合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学生课下的学习行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2]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第10期,第6页。

[3]张文杰王佑镁李伟[M].《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2008,P40-45。

[4]任春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相关概念辨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3月。

[5]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