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3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

田瑛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沂水276400

【摘要】目的:探讨几种常见的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为以后的临床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41例患有念珠菌阴道炎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镜检组、凝集组以及培养组分别采用镜检法、凝集法和培养法进行检测,每组47人。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测及统计后发现:镜检法阳性结果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78.72%;凝集法阳性结果为36例,阳性检出率为76.60%;培养法阳性结果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78.72%。三种方法阳性检测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镜检法、凝集法以及培养法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测阳性检测率均较好,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妇科炎症;微生物;检测方法;分析

Theanalysisoftheeffectofmicroorganismtheexaminationmethodingynecologicinflammation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severalcommongynecologicalinflammationtestmethodsformicrobialinfections,provideareferenceforfutureclinicaltesting.Methods:141casesofpatientssufferingfromCandidavaginitis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hospitalwheretheauthorinApril2014-November2015admitted,inaccordancewiththeprincipleofrandomexaminationtheywererandomlypidedintogroups,aswellasaggregatedgroupculturegrouprespectivelymicroscopicexamination,todetectagglutinationandculture,eachgroupof47people.Results:Allpatientshavebeentestedandfoundstatistics:positiveresultsofmicroscopicexaminationof37cases,thepositivedetectionrateof78.72%;positiveagglutination36cases,thepositivedetectionrateof76.60%;positiveculturemethod37cases,thepositivedetectionrateof78.72%.Comparisonofthreemethodsofpositivedetectionrat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that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microscopicexamination,cultureandagglutinationofgynecologicalinflammationandinfectionofmicroorganismsinthedetectionrateofpositivetestwell,haveahighclinicalvalue,tobeworthyofpromotionandapplicationinfutureclinicalwork.

[Keywords]gynecologicalinflammation;microorganisms;detectionmethods;analysis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及环境的不断恶化,耐药菌株的数量及种类也在不断壮大[1]。这一现象也同时表现在妇科炎症感染方面。妇科炎症是我国成年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产生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原因则为患者的阴道和(或)相关部位微生物增加的结果[2]。因此,对妇科炎症患者加强其感染微生物有效检测及其方法的探讨,对治疗妇科炎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整理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1例阴道炎患者念珠菌的检出情况,对最为常用的几种微生物检测方法(镜检法、凝集法以及培养法)及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1例患有念珠菌阴道炎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镜检组、凝集组以及培养组,分别采用镜检法、凝集法和培养法进行检测,每组47人。镜检组患者的年龄在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为(37.4±3.6)岁,已婚患者41人,未婚患者6人;镜检组患者的年龄在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为(37.6±3.7)岁,已婚患者40人,未婚患者7人;镜检组患者的年龄在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为(37.3±3.6)岁,已婚患者39人,未婚患者8人。所有患者的婚姻状态均为已婚,且在接受阴道念珠菌检测前半月起均未服用任何相关抗生素,48h内无性生活取样。所有患者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身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身体机能均处于正常运作状态。三组患者在年龄、婚史及其他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为保证本次研究的准确性及精确性,所有取样工具均为同一厂家的无菌棉签,取样部位均为患者阴道内侧壁上三分之一部位,取样人员尽量为同一医师,三种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2.1镜检法

将采集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制作成涂片,然后加入细菌性阴道检测B液(10%KOH)1-2滴,充分混均匀,拿到镜下观察。若镜下发现菌丝以及真菌孢子,则该涂片的检测结果为阳性[3,4]。

1.2.2凝集法

所有检测样本严格按照念珠菌快速凝集测定试剂盒中的操作步骤快速进行测定,不能及时测定的样本则插入软琼脂试管底部,然后放入-40℃的冰箱,24h内完成接种。若肉眼可见紫色凝集颗粒则检测样本为阳性;若肉眼未见紫色凝集颗粒则检测样本为阴性[3,4]。

1.2.2培养法

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后立即送检,以常规接种方法接种于沙保罗培养基上,35℃培养一周。若一周后培养基上未见真菌生长则检测样本判断为阴性;若见真菌生长,则接着把菌落挑选出来并移种在相关平板上继续进行培养。细菌传代3次以后,再把种有该菌落的平板放至适宜环境下培养并观察,若该平板在观察期内继续出现真菌生长,则判定该检测样本为阳性,反之则该检测样本为阴性[3,4]。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检测数据及结果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齐)或秩和检验(方差不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检测及统计后发现:镜检法阳性结果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78.72%;凝集法阳性结果为36例,阳性检出率为76.60%;培养法阳性结果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78.72%。三种方法阳性检测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抗生素在抗菌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的频频发生使得耐药菌株的新种类也在不断出现且其耐药性也显著增高[5]。与此同时,妇科炎症的感染问题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重[6]。这不仅严重影响着目前国内医院的医疗质量,而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额外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7]。因此,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监测、控制患者的妇科炎症感染,是关注现代女性健康、促进当今医疗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任务[8]。

对于妇科炎症患者,最为常见的发病原因则为微生物感染,而微生物学的检验则极大的有利于及时发现传染源和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在治疗患者疾病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易感人群起到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9]。因此对于妇科炎症感染患者的有效监测、控制在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医学对于妇科炎症的确诊主要就是依据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含量,而阴道念珠菌是妇科炎症感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条件性致病真菌,一般可黏附于患者阴道的任何部位[10]。本文主要比较镜检法、凝集法以及培养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的检出率情况,经过检测及统计后发现:镜检法阳性结果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78.72%;凝集法阳性结果为36例,阳性检出率为76.60%;培养法阳性结果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78.72%。三种方法阳性检测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之前周芹[11],叶琛[12]等人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镜检法、凝集法以及培养法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测阳性检测率均较好,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董丽娜.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871-872.

[2]田红.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08:79-80.

[3]赵大龙.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4:2055-2056.

[4]孔祥敏.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3:55-56.

[5]李滨.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36-37.

[6]贺映富.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33:63-64.

[7]刘湘凌.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探讨[J].现代养生,2014,10:153-154.

[8]张光辉.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31:63-64.

[9]张宝凤,江广春,陈凤英.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检验效果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6:850-851.

[10]吕越.妇科炎症感染中念珠菌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1:92-93.

[11]周芹.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8:130.

[12]叶琛.妇科炎症感染中念珠菌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