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民安置实施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浅谈移民安置实施效果评价

祁道志程鸿波陆雅涛

郑州黄河河务局中牟黄河河务局

摘要:水库移民安置区要实现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利用制度创新来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体制创新的发展格局,突出库区开发与创新的相对优势,从而为实现移民的可持续安置与发展创造条件。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库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移民与非移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移民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当地经济发展平均速度,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的形势更加严峻。从目前的情况看,移民安置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一部分移民还不能摆脱贫困。水库移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移民安置规划的科学性,而移民安置规划中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劳动力素质、市场化程度,正确选择移民安置模式。

2移民安置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效果后评价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项目后评价的核心内容,其指标体系是移民安置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价的基础,完善的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地进行后评价的关键。

2.1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后评价单靠一个或几个指标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构建科学的、完备的实施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水利水电工程是由不同层次、不同要素组成,既有人类社会本身也包括与人类社会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因此,根据这些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的特点,可把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价划分为若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子系统。

(2)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

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内容的多样性要求指标体系具有足够的涵盖面,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根据指标的内容与特点,要求指标体系内容简单、明了与准确,并具有代表性。

(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应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资料来源和数据支持的制约。因此,要求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应指标的量化应是可行的,且获取数据较为容易、准确可靠,尽量利用现存数据和己有的规范标准。

2.2实施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

2.2.1社会指标

移民本身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移民安置实施的效果与社会领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社会指标是移民实施效果后评价的一项主要指标。本文将社会指标分为人口、社会关系、政治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四项指标,具体指标和分级标准如下:

(l)人口

①移民区人口密度

移民区人口密度是指移民安置区每平方公里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移民区人口密度=移民区人口数/移民安置区面积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移民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百分比,该指标要对评价的区域进行实地调查,不能简单地采用计生部门的数据,同时可与统计部门、公安部门的数字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后确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新出生人口数量一年死亡人数数量)/上一年人口总数*100%

(2)基础设施

①对外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条件是指移民点对外连接道路的交通条件,按道路的质量、平整度划分等级,是一个定性指标,分别按方便、较方便、一般、较困难、困难分成一级至五级。

②医疗机构密度

医疗机构密度是指每千人中医疗点的数量,包括个体医疗点、诊所,反映了移民就医的方便程度,其中一级大于5个/千人;二级4个/千人;三级3个/千人;四级2个/千人;五级小于1个/千人。

2.2.2经济指标

移民区经济发展也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一个组成部分,经济指标是移民实施效果后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多地受到当地政府的普遍关注。经济指标包括生产条件、生活条件二项指标,分别从生产水平、耕地质量、亩产水平、住房条件、用电、供水、人均纯收入等方面进行考虑。

2.2.3资源指标

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反映了移民到新的安置区后拥有各类资源的水平。本文将资源指标分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三项指标,具体指标及含义如下:

(1)水资源

①供水保证程度

供水保证程度是指供水水源(包含地下水、水库水、湖泊水)的可靠性,是个定性指标,分别按可靠、较可靠、一般、较差、差分成一级至五级。

②人均水面面积

人均水面面积指人均占有水面(包括塘、堰、沟、渠等)的面积,其中一级大于O,3亩;二级0.2一0.3亩;三级0.卜0.19亩;四级0.01一0.09亩;五级小于0.01田。

③水资源开发率

水资源开发率指移民区域内各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百分比,其中一级大于80%;二级70%一80%;三级60%一69%;四级50%一59%;五级小于50%。

(2)矿产资源

①矿产资源丰富程度

矿产资源丰富程度指移民安置区域内各种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是一个定性指标,分别按丰富、较丰富、一般、较缺乏、缺乏分成一级至五级。

②矿产资源开发率

矿产资源开发率指移民安置区域内已开发利用的各种矿产资源量占资源总储量的百分比,其中一级大于60%;二级41%一60%;三级21%一40%;四级10%一20%;五级小于10%。

3实施效果后评价方法

3.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能够把以人的主观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进行量化,便于用数值来显示各方案的差异,同时它也能够通过权重分析确定各个目标在项目总体评价重要性,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直观、简洁地分析和描述系统特点的缺陷。层次分析法能有效地处理那些难以抽象为解析形式数学模型的问题或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的复杂问题。

3.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将模糊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有效结合起来,反映了客观事物因素间的不同层次,同时也避免了因素过多难于分配权重的弊端,是对多种属性、多个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做出评价的有效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众多社会指标、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组成的多因素、多属性指标集,其难点在于如何确定该体系中各评价准则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参考文献

[1]唐传利.中国水库移民政策与实践.移民与社会发展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5

[2]余文学,高渭文等.水库移民问题社会经济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3]顾茂华,荀厚平等.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