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合作潜能提高合作效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激发合作潜能提高合作效能

封鹏飞

封鹏飞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吕标初中262200

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能力增强,得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创造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其关键是小组的划分要科学,遵循一定的规则,注意范围和方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宏观导向贯穿于始终,这是合作学习正常进行的保证。

笔者现就初中历史的小组学习形式、小组学习的组织、小组学习的评价和注意的问题浅议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中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

课前协作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2.课中讨论

课中讨论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

3.课后研讨

课后研讨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诀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进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问题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

1.小组成员编排的科学性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差异,采用异质分组,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2.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比如:领导者、激励者、读题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而且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合作中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合作学习即日学习取得成功的条件。

3.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

4.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

(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任务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相同,但老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4)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

(5)小组活动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初中历史的合作学习,主要是将课堂中个人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调动集体的智慧,使每个人都掌握。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