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建筑与生态建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负建筑与生态建筑

陈吉任洁斌

浙江当代发展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负建筑》是隈研吾先生对于现有建筑的深层思考,其中有许多从经济社会角度来看建筑发展的观点,深层剖析了建筑发展中的问题。同时隈研吾先生展示了他对于一种最适宜的建筑的追求。和时下正在飞速发展的生态建筑有许多共通之处,也算一种关于生态建筑的理论。对最适宜的建筑与生态建筑之间,做了一定的比较。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美学;最适宜建筑;场

前言:

建筑的本意是让我们容身,让我们居住地更舒服。但现在一味地将建筑当成“物”,在其身上画满了各种符号,直至将我们自身淹没,这真的是建筑的本来面目吗?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称为最适宜的建筑呢?

当谈及公共事业、土建业时,人们往往把建筑物视作“恶”的代名词。人们讨厌建筑物是有缘由的——因为它有许多负面因素。首先是体积庞大。第二个因素是其对物资的消耗。最后一个因素是它的不可逆转性。与人的生命长度相比,建筑的寿命要长得多,这就使人越发的讨厌建筑物。

1.建筑物存在的方式

建筑物是必不可少的还是可有可无的呢?在以前给出的答案是:无论如何建筑物都是必要的,为了社会能够稳固发展,为了资本主义制度能够继续,建筑物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对上述问题的粗浅回答。假设建筑物必不可少,那么这种建筑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让人们不再如此讨厌建筑呢?

1.1空间的结合

我们应该把建筑物和其周围的空间相互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建筑项目从确定下来,首先是确定建筑物的用地范围,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分割。要在这块孤立的平面上,建起一个孤立的建筑物。而经过这样双重分割后才出现的建筑物实在是一个惹眼而又略显孤寂的物体。

如果建筑物像土地一样,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知道土地是无法割裂的,就土地来说,大小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的意义。于是,建筑物基本特性中的大而直观这一特性就不存在了。建筑物的大小可以与散落地上的花瓣或小石子相提并论。关于建筑物及建筑规模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用这种方式重新进行思考?

而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从其定义上来看,生态建筑的目标也是与自然界进行融合。

1.2在物质方面

我们是否有可能把建筑物和周围的事物统一起来?在20世纪里,建造建筑物的前提是要使用异质材料。所谓异质材料是指那些有别于构成周围环境的物质的、与它们不同性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等。这种用异质材料建成的建筑物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它无法回归泥土。我们是否可以利用那些散落在我们周围的、无人问津的物质来建造建筑物呢?例如,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加固地下的泥土,然后把它们堆砌起来。这是一种曾经在地球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施工方式。因为它,建筑也许不会再浪费物质;建筑也许会使物质再生;建筑也许会成为物质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生态建筑对材料的研究由来已久,一直在寻求着既能循环利用又有一定要求物理特性的材料。虽然现在没有完全天然的材料,但是我们正在通过改善现有材料的使用情况,获得更优的物理特性,通过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于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另外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天然,因为建筑物有一个根本的特点就是保护性,在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的同时,安全性也是很重要的。

1.3时间的统一

在时间上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往我们总是认为一个建筑物的诞生在时间上必须进行数次划分。首先在第一个时间段里,要拆除已有的建筑物,腾出一个空无一物的土地;接着,在第二个时间段里,在这块空旷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并在某一天里突然出现一个新的建筑物;最后,在第三个时间段里,当这个新的建筑物过了它的服役期后,人们会再次把它拆除。一切又重新回到起点,就好像时钟被重新设置到零时状态一样。而混凝土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过程。混凝土由液体很快的变成了固体,从此难以回到原样。而要再次回到起点,就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最后的结果也只能勉强算回到了起点,完全谈不上尽如人意。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木结构建筑,建造木结构建筑的时间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为老的建筑会留下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新的建筑会慢慢的渗透其中,一步步的发生变化。对于这种建筑,人们会一步一步的建,一步一步的改,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拆除。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突然”地概念,因为在时间上它是没有间断的,没有开始,也不会又结束,“完成”这种状况永远不会出现。

2.建筑生态美学观

建筑生态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融和”和“共生”。这种美学思想强调在更广博、开放的视野上细致、深入、全面地协调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生物以及人和建筑与未来的关系[1];将建筑与自然、人、环境、生态、美学、艺术等诸种关系加以融会,形成综合、共生的和谐审美境界。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2]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

参考文献:

[1]袁新荣.论生态思维影响下的建筑观[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4:12-34.

[2]杨玲;王晓初;孟晓雷.《建筑生态美学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