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介入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谢春兰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介入室护理等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方法:随机抽取78例接受介入治疗出现安全隐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参照组不给予安全隐患措施,试验组给予安全隐患管理。观察记录患者坠床、用药差错、护理不当及无效造影等安全隐患发生率,采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1)试验组坠床、用药差错、护理不当及无效造影等安全隐患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1.13±1.12)分,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72.31±1.3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介入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给予有效对策干预能够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介入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对策

介入室在临床中是指针对患者实施介入放射学治疗的重要场所,应用于治疗虽然具有较好效果,但由于介入放射学特征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使其护理工作难度处于较高水平[1]。通过部分学者对部分医疗机构介入室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介入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极易影响治疗开展。因此,临床有必要围绕其开展研究,针对其安全隐患施以对策干预,确保其护理质量及效果。本院就78例接受介入治疗出现安全隐患的患者开展研究,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接受介入治疗出现安全隐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试验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平均(43.6±1.2)岁;参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17-70岁,平均(43.5±1.4)岁。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经χ2/t检验得出P>0.05,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不给予安全隐患措施,试验组给予安全隐患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对介入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通过对介入室护理安全隐患开展的调查及分析结果指出,其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坠床、无效造影、用药差错、护理不当等;(2)对策干预。针对坠床问题,护理人员可在介入治疗床上安装防护栏,并在手术操作期间,对其相关工作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进行自身特点进行观察,如存在躁动倾向的患者应给予其约束带干预;针对用药差错问题,护理人员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观察,谨遵医嘱对患者开展用药指导,同时由专门人员对治疗过程及内容进行记录,严格奉行“三查七对”的制度,确保无误后应用;针对无效造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有效闭气,确保手术当中能够取得有效噪音,使造影次数及对比剂的使用减少,并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正确闭气首先短浅吸气后屏息5s,之后用口缓慢吸气,在进行深呼吸后屏息闭气,重复进行,每间隔1h训练一次,每次练习5-15min;针对护理不当问题,围绕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将介入室护理内容及工作核心对患者进行讲解,使其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有效降低护理不当等问题,对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1.3研究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坠床、用药差错、护理不当及无效造影等安全隐患发生率,采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

护理满意评分以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在处理数据时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x2检验,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坠床、用药差错、护理不当及无效造影等安全隐患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坠床、用药差错、护理不当及无效造影等安全隐患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坠床、用药差错、护理不当及无效造影等安全隐患发生率对比[n(%)]

试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1.13±1.12)分,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72.31±1.32),其中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t=67.893,P=0.000)。

3讨论

介入室在医疗机构中属于封闭独立的诊断和治疗场所,主要针对患者实施介入放射学手术的主要场所,能够对患者健康提供保障。但是在具体实施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外加自理能力较差,极易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从而对其健康及治疗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有必要针对介入室护理工作开展研究,并要求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及工作内容,确保治疗顺利实施的同时,对患者健康提供保障。以往临床针对介入室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虽然能够对患者病情及身体状态进行观察,并根据其实际情况施以对应干预,但临床干预效果并不能准确对其健康提供保障,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仍旧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而通过围绕介入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开展研究,明确其问题主要集中在坠床、用药差错、护理不当及无效造影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给予对策干预,能够使其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提升[2]。本研究结果,试验组坠床、用药差错、护理不当及无效造影等安全隐患发生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介入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施以有效措施干预效果显著,可对治疗提供保障,并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向凤玲,田继书,刘晞照,等.临床护理人员安全注射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0):2386-2389.

[2]汪玲,黄宇,张宇.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