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程贺

(解放军208医院耳鼻喉科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通过外科手术能够将病变组织去除,减轻病人痛苦,促进身体机能恢复。但是无论手术的大小还是手术时间的长短,都会让病人既忍受创面痛苦还会让病人体验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因此在进行外科手术前,病人出现各种不同负面情绪也是人之常情。通过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消除病人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外科手术;负面心理活动;心理护理;病人家属

外科手术属于一种侵入式治疗方法,外科医生利用器材侵入病人体内,切除坏掉组织或者置入物质从而消除病灶,延缓生命体征。无论哪种手术,对人体都会有一定的危害,并且并不是所有手术都能百分百成功,所以手术势必会为病人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术前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一、外科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活动及原因[1]

外科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排除病灶,重新唤醒身体机能,但也会让患者产生心理巨大的波动:疑虑、紧张、害怕、恐慌、烦闷、怅然若失等。造成这些心理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即将手术病人的病情多为突然急剧变化,没有任何的心理预期,毫无征兆的出现的特点,病人就会无比的害怕;第二,病人在即将手术的时候会思考很多,一方面担心自己病情,另一方面还担心手术过程中会不会有意外发生,手术后多久能好,对于生活会不会造成影响等;第三,病人的经济条件对于病人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第四,病人家属的关心程度,能否时刻陪在身边,对于病人的影响也很大;第五,病人会特别在意主刀医生的医疗水平;第六,疾病的痛楚加剧了病人的主观感受,病人的情绪会有很大波动。

二、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的必要性[2]

及时有效的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可以增加病人对抗疾病的信心,了解手术的作用,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试想一下,病人非常恐慌手术,但又不得不进行手术,而且没有任何的术前心理护理,那么病人整个人都是紧绷的,浑身的细胞都处于抗拒状态,那么即使进入手术室麻醉失去知觉的状态下,身体紧张的感觉还是存在的,对于主刀的医生来说是比较麻烦的,侧面影响着手术的进度与效果。医生的技术、医疗资源的配备及病人本人的情绪,共同协作,决定着一台手术的效果。如果病人在术前进行术前护理,病人的状态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心脏的跳动也会比较平稳,血压、脉搏就会相对来说更正常,并且对于术后康复也是非常有利的。医护人员适时的心理疏导与护理,能够避免病人出现术前心理临时性疾病,信心十足的接受治疗,有利于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及术后的康复。在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非常有必要,并且历来的案例告诉我们,术前心理护理已经获得广大病人及家属的认同。

三、外科病人术前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是兵法中的经典,但在生活中各个领域也可以应用。在医院,医护人员在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之前,准确掌握病人的一些资料包括:病情、病史、有无过敏、有无重大手术、有无家族病、年龄、学历等;观察病人的心理表现总结出问题所在;通过交流帮助患者对病情有所了解,了解医学常识及注意事项等等,使病人放下心理戒备。

1.多理解、多耐心[3]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出现心理压力也属于人之常情。术前,病人会因为病情出现焦躁、担心等情绪。有的病人会因此睡不好觉,情绪不高,甚至会因此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低下、营养吸收不好等情况。那么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耐心的宽慰病人及病人家属。对于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单是语言上的护理还应当在行动中无形的表现出来。比如医护人员的热情的服务态度、如沐春风的关心、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同情心及责任心,并为病人营造干净卫生舒适的住院条件等等。每个正常的个体都会还是死去的,因此医护人员要简明扼要的告知病人,手术带来的益处及不手术会有哪些坏处。耐心的开到与安慰病人,可以最有效的打开病人心门,放走苦闷。

护理人员除了对病人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还应当照顾到病人家属的情绪。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及时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请家属一起配合。家属心理得到有效护理,这有利于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并且家属可以间接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家属更了解病人的性格特点及心理活动,通过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家属通过护理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医学常识,有助于理性对待治疗。

2.多交流、多沟通[4]

病人情绪极容易出现波动或者被细小的事件所影响。护理人员应多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适当的话语进行安抚。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成功案例给病人“宽心丸”,放下顾虑,这一点对于失去治疗信息的病人尤为重要。得体的语言会让病人心情愉悦、轻松,这样睡眠、饮食都会改善,身体各脏器才会更积极的工作。护理人员与病人关系亲近,可以有效坚定病人战胜病情的信念。

3.多关心、多体谅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心。病人住院以后,由于疾病的缘故,人变得比较脆弱、敏感,更需要关心。很多病人的心理问题多来源于外在因素,比如经济问题、日常生活的不便等等。护理人员在生活上尽最大能力为病人提供帮助,力所能及进行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这些都有助于稳定病人情绪。比如,有位老大爷住院后,身边只有老伴一人照顾。老大爷住院后一直比较消沉,担心下不来手术台,而他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孙子。原来是老大爷的儿子一家在国外工作,大娘怕儿子担心并没有告诉儿子。护理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做通大娘思想工作与儿子取得联系,通过视频,大爷见到了活泼可爱的孙子。视频结束后,大爷对手术充满期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大爷即将康复出院的时候,大爷的儿子一家来接大爷出院,感觉大爷瞬间年轻了十岁。

4.多方法、多手段

每个病人的病情轻重情况不一样,每个病人的心理状态也不一样,因此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的情绪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还要注意到季节、气候、天气等客观因素,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护理。

综上所述,个体不同,心理问题就会不同,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也会多种多样。所以进行护理的时候要用心、用情、灵活对待,做好外科手术病人前的心理护理,为医疗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江艳卉.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2-05-10

[2]牛祖俊.外科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7-15

[3]黄建嫦/马珊.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分析.吉林医学.2010-06-25

[4]符雪妃.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