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促进幼儿健康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家园携手,促进幼儿健康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

万魏

——一次园本教研活动纪实

◆万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幼儿园重庆400035

我们针对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关系最为密切的“幼儿健康行为习惯养成”这一问题展开了一次家园教育问题大讨论。

一、研究目标

1.家园一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2.强化“幼儿健康行为习惯养成”的家园责任意识,提高指导能力,形成家园一体化的教育氛围。

二、研究过程

活动一:广角透视——幼儿行为面面观。

目标:分析幼儿健康行为现状。

形式:专题分析、问卷调查、幼儿访谈。

为了了解我园幼儿行为现状,我们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调查分析:

1.专题分析。全园教师就本班幼儿典型案例展开讨论,主要情况如下:

(1)每周幼儿不消化、感冒、吃药现象多,待周四、周五逐渐好转,周一又开始,个别幼儿长期不能痊愈。(2)有的幼儿挑食、偏食严重,有的孩子三岁了还在吃奶瓶,导致吃饭不会咀嚼。(3)有的孩子午睡困难,长期要老师陪着也久久不能入睡。(4)有的孩子离园不回家,在外面一玩就是几小时,没能引起家长的关注。(5)有的孩子三、四岁了,每天早上还得抱着、背着来园,有时眼睛都不睁开,导致早餐没食欲,进餐慢,从而影响全天进餐规律。其主要原因,家长存在补偿心理,认为孩子只有周末才两天在家,想干啥想吃啥都满足,导致生活无规律。孩子在家不睡午觉,晚上睡觉晚,导致睡眠不足。

2.问卷调查。向家长发出问卷148份,收回问卷143人份。分析情况如下:

(1)幼儿不良习惯较明显的有:注意力差;过分好强;难以接受挫折、批评;过份依赖,遇到困难急于求助或者放弃,不愿自己想办法解决;早起早睡做不到;挑食偏食严重;犟脾气,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做。(2)双休日活动安排主要是看电视(达78%),其次是逛街、写字、画画、玩玩具,少有到公园玩;多数家长没时间陪孩子。(3)离园后,主要是自由活动,不是在外玩、串门,就是在家不出门。(4)一般不安排幼儿家庭体育锻炼,偶有骑车。

3.幼儿访谈。我们对大班68名幼儿进行了“实话实说”访谈,内容如下:

(1)最开心的是帮妈妈做事(摘菜、包饺子、包汤元、榨果汁、擀面条等)和去动物园玩。(2)最想的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去北京、九寨沟,去划船,去坐火车……(3)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特别是泥塑、纸塑、科学、角色、现代舞、书吧等游戏。(4)最不开心的是:爸爸妈妈让我写很多很多的字;陪妈妈逛街;星期天爸爸妈妈不陪我,让我一个人玩。一个全托的孩子这样说:“星期天我不想回家,爸爸妈妈整天让我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写字、画画,我累死了,真无聊。”

活动二:畅所欲言——教育问题大家谈。

目标:聚焦幼儿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

形式:现状分析,座谈。

参加人:全体教师、园长、保健医生、家长代表40人。

通过与家长充分的讨论,多数家长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误区

(1)幼儿睡眠少是精力好的体现,所以困了就睡,醒了才起来,顺其自然,对早睡早起不重视。(2)幼儿期孩子就是玩,想怎样玩就怎样玩,不需要刻意要求,导致孩子生活无节奏、无规律,好的习惯难以形成。(3)对营养膳食没有充分理解,认为肉、牛奶、鸡蛋、水果才是最有营养的食物,其它可以少吃或者不吃,导致幼儿牛奶、鸡蛋、肉过量,影响到幼儿平衡膳食的摄入。

2.困惑与无奈

(1)孩子的两面性。在幼儿园吃饭好,在家就是不吃,要喂,要讲条件。在幼儿园听话、玩具收拾好,衣服自己穿,在家事事依赖,耍脾气。(2)晚上不睡觉,陪着大人看电视,还说“你们大人都看电视,凭什么要我睡觉”,工作做不通。(3)孩子喜欢串门,每天都想去别人家玩,不管别人是否同意,不让去就大哭大闹,没办法。(4)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意见不统一,要求不一致,导致孩子钻空子。

三、活动小结

1.促进了教师对园本教研内涵的认识。本次活动重点探讨了家园合作系统进行幼儿健康行为教育的途径、方法,拓展了教师“园本教研”的思路,发挥集体智慧的教研活动,使教师看到了方向,充实了脑子,增强了做家长工作的底气,今后也能理直气壮地与家长谈教育了。同时使老师们认识到,只要我们坚持研究的积极态度,保持专业的敏感性,就能从看似解决平常的事件中找到问题,在连环跟进的探讨中聚焦问题,提高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园本教研”就是轻松愉快地学习。

2.推动了我园家园一体化“园本教研”的制度建设。本次活动虽然暂告段落,但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已经延续在教师和家长的日常行为中。各班根据本班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两个大班合作开展了家园同步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研究活动,小班把教育观念不一致的幼儿父母、爷爷奶奶请到一起,搭桥解心结;活动效果很好。“千千心语”,为教师、家长、幼儿搭建敞开自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