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计量误差分析与抑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电表计量误差分析与抑制探讨

刘慧霞王雪方赵凌英肖征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453000)

摘要:电表等计量装置是实时电力系统中电量使用状况及损耗状况的主要计量装置,因此,控制电表的计量误差可以有效地节约电能。要找到电表计量误差的来源,对电表计量存在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好计量误差控制工作,采用相应的合理抑制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电表计量误差,提升计量准确性,减少供电企业由于计量装置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电表;计量误差;分析;抑制

引言:电表计量功能在电力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能计量表通常由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以及连接互感器及电能表之间的二次回路构成。电表计量误差多由相关的计量装置共同产生,各个计量部件在相互影响的同时,引起电表计量综合误差的存在。电能表计量误差原因分析主要可分为内因分析和外因分析,在具体的修正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措施进行修正。

1.电表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1.1电压、自热及温度影响

电能表在工作状态下所处的电压环境、运行频率及周围环境温度等都会对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在电能表中内部线路和外线路加载的电压不同时,会使得电能表中的转动滑轮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的不稳定性又会影响到电能表的计量,使其产生计量误差。若是表中加载的电流和外内线的电流不同时,也会使得电能表在计量时产生一定的偏差,使得电能表所显示的用电度数与实际的用电度数不相符。在电能表通电之后,电磁元件的状态会由冷却变为热稳定,这样自热就会影响到电能表的准确性,引起误差。在温度增加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正的误差,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负的误差。

1.2电力设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计算方式不准确

在很多供电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完善的电力设备管理制度,以至于电能计量装置在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不注意科学地使用和维护,导致设备受损,不能准确地计量数据,从而产生误差。由于计算起来比较复杂,导致其准确率偏低,因此在计算时需考虑到计算式引起的计量误差。负载大小和方向得不到具体的判断,不能确定从电网吸收的负载和电网发出谐波的具体数量,导致电能表计量的数据不能真正反映非线性负载给电网带来的影响。电能表的产品误差以及电能表使用不合理引发的误差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因该种误差相对较小而不容易被重视,但乘以倍率之后,误差会显著增大。

1.3工作人员水平不高,电表位置安装倾斜

目前在电力行业内部还存在很多工作人员本身的专业素养不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敬业意识不够,对于这些设备的爱护欠佳,不能够很好地管理设备,很多员工的专业水平跟不上设备使用的要求。在计量过程中,电能表的位置并非是固定的,电能表位置倾斜误差在本质上和造成更大的倾斜角度转盘位移误差非常相似:倾角越大,横向压力和倾斜误差也就越大。电能表在正常运行时,由于电力工作者的碰撞,容易导致电能表发生震动,使得仪器位置发生倾斜,最终使电能表在计量时产生错误。

1.4电压及电流感应器误差,二次回路及导线压降误差

不同的电压往往会导致电能表中的相关数据出现明显变化,最终出现计量结果不准,进而产生误差的结果。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经过电路到达电能表的过程中会产生压降。因此,电能表所测量的电压就不等于实际电压,从而导致测量误差的产生。电能计量装置没有配置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互感器的专用二次绕组。二次回路上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过多,造成二次负荷过大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电能表的接线不符合规范要求、型号安装位置等选用不当,也非常容易引起计量误差。电能计量装置中所安装的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等级相对比较低,不符合该设备的使用规程。

2.抑制电表计量误差的措施

2.1完善电力设备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建立健全的电力设备管理制度,按照合理的制度进行管理,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设备使用规范,每台设备上都要标明详细的使用规范和使用流程。计量误差的分析必须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阶段进行,将各个计量阶段的误差综合分析,科学地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调整和改进。在投产前做好每一项测试的准备工作,在日后的运行管理过程中,根据现时的标准进行定期检查和轮换制度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供电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就要对应聘人员进行全方位地考核,做好入职培训,让员工能够更熟练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定期举行技能培训班,确保员工的专业水平不断进步。

2.2合理选择电表,检查电表性能

在选择电表时要选择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电能表。电能表检定的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要求,检定员只需要按照规章检定即可判断电能表合格与否。正确的选择电能表元件和转动滑轮并将它们放置在电能表的中心,缩小转动滑轮在轴承中产生的位移,从而减少了位置倾斜带来的计量误差。电流在大的负荷处容易导致计电不符,因而需要对大电流处加强检验力度,并且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检查。在电能表的实际计量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电能表负荷点以下出现概率的方式降低参数误差。进行电能表计量误差修正,使得其符合国家要求的验证程序,可以为用户节省资金。此外还要根据实际的电压电流情况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保证计费的准确性。

2.3减少电压电流互感器及二次回路引起的误差

在投产之前,必须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进行测量,保证在互感器标定的额定负荷内。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相应的位置上增设电流互感器的自动切换装置,减少电表计量误差的存在。合理选择计量点的位置,缩短互感器与表计的引线,就可以减少引线电阻,达到减小互感器所带负载的目的。要采用专用的二次回路,减少二次回路上的中间点及接触电阻,严格控制二次回路上的电气设备,使电表的计量准确度等级与负荷相匹配。进行互感器误差的适当调整,对二次回路实施定期的巡检工作,对电流互感器的功率等进行定期的检定,并将检定结果与铭牌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核对分析。想要减小温度误差,就需要在电能表中安装热磁合金片,这样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磁通的情况。

2.4完善计量装置,采取电压误差补偿装置

完善计量装置,减少因工艺的不合格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误差。针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误差,进行组合配对,保证互感器合成误差尽量减小。只要按照互感器二次压降误差配合电能表本身误差作调整,就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计量装置综合误差。通过改造计量点工作,可以消灭无表估算和一表乘三等不正常的计量方式。合理计量照明和动力的用电量,计量点结构一定要设计合理,采用表闸分开,灯动分别计量的形式。由于配电变压器负荷率低,用电季节性强,各地区还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不同季节,不同负荷率,选择不同CT变比。采用专用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降低了二次回路电压受到其他负载的影响,可以减少诸如接线错误等操作。

3.结束语

随着发展的快速进行,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同时也带动了电表在技术上的快速进步。电表做为测量电能的计量工具,由于电能表自身的缺陷和外在不定因素的影响,在测量时很容易产生计量误差,计量数据产生的误差会严重损害到供电企业和用户双方的利益,给用电用户和电力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电表调整是一项细致的技术工作,务必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切实做好相关环节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减少计量误差。

参考文献:

[1]郑鹏艳;探究电表计量误差分析与抑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5(28)

[2]赵磊;探究电表计量误差分析与抑制;《工业》 ;2016(9):00015-00015

[3]崔茗璇;浅谈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善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