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心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温补心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罗红琴史超

甘肃省张掖市中医医院罗红琴史超

【关键词】温补心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吗〗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WJK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病,患者主要为老年人,其发病因素较多,常见如心脏损伤、炎症、激素失调等,该病主要特征为循环淤血、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等,患者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症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应积极治疗[1]。甘肃省五级师承教育党志毅副主任医师的指导思想,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疗法,就我院82例患者的病历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比常规西医治疗与常规西医联合温补心阳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本院2018年1~12月明确诊断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胸片检查及心力衰竭标志物等证实,满足美国心脏协会相关诊断规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悸、肺部干湿啰音、咳痰等症状[2]。随机将患者纳入西医组(41例)与中西医组(41例)。西医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57~86岁,中位数(68.9±4.2)岁;病程1~12年,中位数(5.2±1.7)年;心功能分级:II级18例,III级15例,IV级8例。中西医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57~86岁,中位数(67.1±4.0)岁;病程1~12年,中位数(5.3±1.5)年;心功能分级:II级19例,III级14例,IV级8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常规西医联合温补心阳方治疗。

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视患者病情运用利尿剂、强心苷、地高辛等药物治疗,进行呼吸血气结果分析,观察心排出量、水肿及腹水症状,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口服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44)47.5mg,1次/d,治疗2个月。

温补心阳方治疗方法: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药方成分为:黄芪30g,桂枝、生龙齿、生牡蛎(先煎)、炙甘草各20g,丹参、红花、炙南星、人参(同煎冲服)各15g,半夏10g,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结果分为①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上升>2级;②有效:心功能上升>1级但<2级;③无效:心功能上升<1级[3]。(2)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

1.4数据分析

选用SPPS19.0系统,计数数据与计量资料分别以%、(±s)表示,依次行x²、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中西医组的总有效率(95.1%)高于西医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分组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西医组411519734(82.9)中西医组412712239(95.1)P值----<0.05

2.2心功能对比

对比两组治疗前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中西医组的6min步行距离、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对比(±s)

分组例数6min步行距离(m)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经(mm)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西医组41357.7±46.8465.9±60.532.6±5.844.7±7.559.5±5.254.1±4.6中西医组41353.5±50.1548.0±68.332.1±6.055.3±7.058.8±5.050.3±3.2P值->0.05<0.05>0.05<0.05>0.05<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为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可引起神经内分泌、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严重者会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继而危及生命。西医治疗该病主要给予利尿剂、强心苷、地高辛等药物治疗,同时视患者病情进行电解质紊乱纠正等对症治疗。美托洛尔为新型的心血管治疗药物,可部分切断β-受体,降低儿茶酚胺浓度,预防机体细胞受损,以此达到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因此将其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获得显著疗效。

中医理论中,该病属“心痛”、“心悸”等范畴,心阳虚是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病机[4]。该病因病程迁徙难愈,常反复发作,正气渐虚,导致心阳虚症状加重。根据心阳虚病机,我院党志毅副主任医师明确了温补心阳的治疗原则,以求达到温通振奋心阳的效果。本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药方成分主要包括黄芪、桂枝、生龙齿、牡蛎、甘草、丹参、红花、炙南星、人参、半夏,其中黄芪、人参均有补元气之功效,桂枝可温经通络、助阳化气,生龙齿、牡蛎可安神定惊,甘草可温气复脉,丹参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红花可养血活血,炙南星、半夏可消痞散结、燥湿化痰,诸药合用,可使心阳得助、胸阳振奋,且有血脉疏通、化痰止咳之功效[5]。

本研究对比常规西医与常规西医联合温补心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中西医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且治疗后的心功能优于西医组,提示中西医组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医组。

综上所述,温补心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白斌,张艳.从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4):44-45.

[2]姚宏军.心肾温补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0):1131-1134.

[3]马翔,闫霖.强心温补汤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6-8.

[4]闫秋林,毛以林.毛以林辨证论治慢性心衰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4):485-487.

[5]程冰洁.从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浅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69-70.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