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受血标本采集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受血标本采集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邵君召谷欢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南院区

山东省威海市口腔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收血标本采集法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选取在我院接受细菌临床检验的300例患者参与临床研究,依据盲选法讲患者均分为两组,各15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改进血标本采集法采集标本,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采集法采集标本,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检验合格率及隐形率,用以分析血标本采集法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标本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和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标本采集法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为避免发生临床检验错误,要提高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操作燕歌行,避免因操作违规而导致的检验结果错误。

关键词: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血标本采集法;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菌临床检验具有高技术性和高严谨性,临床治疗受到其检测结果的影响。但是,细菌临床检验仍具有高干扰性,标本采集、标本处理、标本运输、标本监测等一系列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1]。保证细菌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根本在于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因此加强标本采集人员的专业性和操作性,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血液检验的正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助力和高效保障[2]。本文为探究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收血标本采集法的影响,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选取在我院接受细菌临床检验的300例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选取在我院接受细菌临床检验的300例患者参与临床研究,依据盲选法讲患者均分为两组,各15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72例,平均年龄为50.96岁(Max77岁,Min20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平均年龄为62.03岁(Max76岁,Min2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

1.2研究方法

在采集血液前一天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和生化检查。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血标本采集法,将采集到的血液置于商品化培养瓶中,从传统血标本采集法中血液采集、采集温度、送检时间、采血部位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对检验结果准确性有影响的因素[3],并制定改进措施。随后,实验组患者接接受改进后的血标本采集法进行血标本采集,将采集后的样本放于35℃CO2培养箱中,存放时间18~24h,与此同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双套血采集培养。

1.3统计学方法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标本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和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医学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实验室检验在临床诊断、治疗患者病情的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真实性也就越来越重要。而且近年来不断有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会对检验结果的质量造成很大挑战[4]。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需要积极排除分析前造成数据不准的不良因素,比如采集的标本质量、标本保存、器皿和自身状态是否良好等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保障标本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血标本采集方法是否科学准确,若在血标本采集的采集方法出现错误将会导致标本在根源上就发生了错误,造成细菌临床检验结果发生差错[5],造成临床诊断和治疗发生偏差,造成血标本采集准确性发生偏差的因素主要有:

3.1采集温度和送检时间

人体内含有的多数细菌为嗜温细菌,可在20~45℃环境中生长繁殖,温度一旦发生骤升骤降将会影响这些细菌,造成细菌临床检验结果发生偏差。若采集的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液中的自溶酶细菌会死亡消失,导致监测数据发生误差,因此必须及时送检。

3.2采血部位

实际采血过程中,多数护理人员为方便多选择患者输液通路或同侧血液进行血样采集,但该部分血液因受到输液药物影响,造成血钾、血糖、血钠含量高于正常值,造成细菌临床检验结果发生偏差。

3.3标本溶血

护理人员要多锻炼实际操作技术,加强操作规范性和完整性,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药经常联系穿刺技术,在实际采血操作过程中要规范操作,例如采用抗凝管采集血液标本时,完成血样注入后颠倒培养瓶,用力要均匀适度,不可过度用力,避免对血样造成破坏,以免影响细菌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标本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和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参考文献结果一致。

由此可知,血标本采集法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为避免发生临床检验错误,要提高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操作燕歌行,避免因操作违规而导致的检验结果错误。

4.参考文献

[1]刘大宁.细菌临床检验中血标本采集法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64-64.

[2]张启亮.血标本采集法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的影响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4):107.

[3]梁湘辉,吴伟根,刘文恩等.尿液常规干化学法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6):5075-5079.

[4]曹珍珍,张海雁,毛媛等.质量控制措施在临床细菌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1):132-133.

[5]苏丽.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