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试论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刘成梅

江苏省金湖县会计中心211600

摘要:经济的迅猛进步,对于我国的财政经济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只有保证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本人分析了我国财政经济的基本情况,并指出了影响财政经济循环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完善发展

财政经济主要是指财政、金融以及经济三大块。而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就一定要保证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分析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难发现,在促进我国财政经济良性发展的进程中,常常会有各种因素影响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也能够很好的处理经济进步过程中的下岗再就业、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

一、我国财政经济的基本概况

当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上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已经不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态势的转变,而且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是一项高投入但短期内收效甚微的过程。这便使得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无法很好的平衡经济高速增长与产业结构改革之间的关系。在现阶段的中国,经济的改革常常是与长期的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经济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资本的大量投入,以及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输入,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涉及到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迈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虽然经济体制中还有资金投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比如,分析当前国民收入可以发现,明星属于超高收入人群,这表明公众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娱乐产业上,而要想获得长远经济效益,则必须对这种模式进行改革。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是国家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发展速度的比例问题,何者发展快、快多少。尽管这些学者对财政经济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总的目标都是实现财政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财政收入体制改革已经使国家财政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家财政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初步形成。但是我国的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支出不够科学

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常常使用投资的方式来增强经济活力,而这样的方式使得再投资期间经常会发生投资比例失衡等问题,这便无法实现各方面的共同发展,使投资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对于国家资源也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另一方面非生产性的财政支出不减反增,尽管国家对反腐倡廉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行政职位并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但是仍然存在大量的公职人员,并且队伍还有壮大的趋势,“吃空饷”的现象还是很严重。

2.生产结构急需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期间,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企业布局等方面。进行农业生产时,只有落实好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很多农业生产中都将经济利润、技术支持放在首位,在生产中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却并得不到预期的收益。有时还会毁林造田,这对于生态效益来说是极为严重的破坏。而在发展乡镇企业时,很多企业都不断的扩大其规模,不考虑自身生产的优劣势,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虽然造就了大批中小企业,但却并没有优质企业,因此使得企业运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经济效益也会因此降低。

3.财政机构未在经济良性循环中真正发挥自身作用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反腐倡廉进程,对于政府公职人员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我国公职人员的薪酬并不是很高,在落实奉献、务实工作态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索取、乱收费问题。财政机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积极的作用,而有部分公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关注的往往是面子工程,这严重的浪费了财政资源,不利于生产发展的顺利进行。

4.企业未在财政经济良性循环中发挥自身作用

现今,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未认识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积极作用,在增加企业投资时,使用的依然是融资、债券等方法,而这一系列方法的作用比较小,而且无法体现出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企业没有做好经济人才建设工作,因此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无法做出一个科学的规划。但是,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就一定要有专业人才制定科学的财政经济战略规划。不仅如此,很多企业发展经济的方法都不够多样化,一些企业虽然将几种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但由于没有做好创新工作,因此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大潮流。

三、如何更好的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1.规范并优化财政支出

优化财政部门财政支出的结构,财政支出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对财政支出进行规划,政府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财政支持投入应该制定相关详细的规划;优化结构,使财政支出有计划、有比例的用于生产投资,合理的生产投资比例可以增加支出的效率。

2.不断健全财政结构的职能

当前,市场在经济进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也使得资料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此外,政府机构还应意识到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科学的使用其职能,对于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事先制定好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使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能够共同助力于财政经济的良性发展。

3.完善财政法律法规

国家应出台相应财政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行政部门职责进行划分,对行政权力进行总结,对旧的不合时代需求的旧法律法规摒弃,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财政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各个行政部门有法必依使得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有法律依据,推动经济稳步发展。

4.注重使用税收进行调节

为促进增值税的更好转型,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需要不断健全消费税,通过税收来促进消费,让消费更加合理。在规范房产税时,应该意识到政府对于房产调节的重要作用,以此规范个人行为。在财政税收工作中,常常会因为人情等方面而使得税务总值降低,因此必须第一时间整治小却分散的税务行为。

5.完善公共设施

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使得生活水平更好,生活更便捷。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不可避免的出现不同程度的投入失调现象,比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要高于农村,国家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管这是一项见效慢的投入,但长远来看会必定会为国家带来更高的收益。

6.第一时间解决好地方债务问题

地方债务的存在使得后续的领导班子无法对经济发展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我国有大量领导能力突出、干劲足的领导,可是大量的遗留债务问题使得很多领导不能放手去干。因此,国家必须制定有关政策来整治地方的遗留债务问题,并由专业工作者确定最佳的投入方式,以促进地方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我国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必须高度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聘用专业水平较高的财经类人才,这样才能够对财政经济运作模式进行创新,并使用最科学、高效的方式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发展期间势必需要面临严重的挑战,而只有应对挑战才能够不断进步,尽快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如何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J].李雅煊.中国集体经济.2014(18)24-26.

[2]对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问题的深入分析[J].成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