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精准施教的实施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高职双精准施教的实施方法研究

曾树华1黄银秀2

(1.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6;2.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6)

[课题项目]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科研项目“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动力机制研究”(编号:HG2019Z15);课题主持人:黄银秀;株洲市教育规划课题“基于云空间的机床电气维修数字实训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编号:ZJGH18B066);课题主持人:曾树华;

摘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必须在因材施教和精准对接岗位需求中寻求一个平衡。在深入分析职业教育双精准施教的必要性和目标的基础上,得出职业教育精准施教的四个原则,并探讨了实施的方法:由岗定测试方案,“抽”同存异定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全程共同培育,闭环监控、动态调整人岗匹配。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精准;人岗匹配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职业教育为产业生而生,随产业长而长,因产业变而变。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企业的生产产品、生产方式快速变化,造成职业教育的育人目的、规格、质量、水平与人才需求端脱节,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高职已经逐步成为普及性教育,其庞大的学生规模不可避免存在个体在性格、学习能力等差异很大,精准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最大限度保障人人成才的必然选择。而学生与岗位双向精准对接、精准施教成为必然。

二、双精准施教的原则

1、职业性原则

职业性原则是指双精准施教首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精准对接具体企业的具体岗位。高职教育必须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联合办学,在充分调研企业岗位需要的前提下施教内容才能有的放矢,才可能精准对接岗位需求。

2、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成才发展。但职业教育的因材施教又有其特殊性,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必须对准岗位的要求,故其学习内容应该在目标岗位群进行选择。

3、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是由于学生的能力、兴趣是发展变化的,而且是隐形的,在初步(进校时)的检测存在检测不准确或由于事情的变化变得不准确,故需要根据观察学生的变化状态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

4、可实施性原则

精准施教是相对的,其实施必须考虑岗位工作内容、教学组织实施条件等,否则将失去可实施的可能性。比如安排教学内容可因学生差异进行不同安排,但是必须考虑目标岗位的工作内容;对不同目标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其共同部分内容以必修课形式开展,差别部分内容可采用选修课形式安排,以降低教学成本,降低实施难度。

三、双精准施教的实施方法

1、精准对接岗位群,以此定岗位倾向测评方案,进行新生测评分类

选择合作企业的目标岗位群,一般目标岗位群对应三四个岗位,对每个目标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调研,剖析岗位群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养,提取其主要差异要求,以此为根据,制定岗位倾向测评方案,对新生进行测评分类。

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其就业岗位主要是“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在电气设备和各种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涵盖它们的生产、安装、调试、运维、营销等全过程。生产、运维、营销需要职业特征是截然不同的:生产人员需要严格按工艺标准、标准化操作流程生产,其不折不扣地执行生产标准是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运维人员则对产品整体结构、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要求较好,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类型;营销人员则除了电气专业知识外,尚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等。生产岗位需要严谨的工作作风,运维岗位对学习能力要求更高,而营销岗位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性格外向活泼会更容易入手,以此制定岗位倾向测评方案,将新生分为制造型、运维型、销售型。

2、“抽”同存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对岗位群的教学内容、目标进行整合分类,分别抽出岗位群的共同培训内容和差异指标,据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方案设计时,以必修课程形式培养其共同目标,以选修课形式培养其差异目标,提高方案可执行性。

3、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在目标岗位的选择环节,必须深入调研企业的岗位人员需求,最好与企业签署相应人才培养协议,以保证培养目标方向正确;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充分调研目标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并邀请企业专家反复讨论,保证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准确对接;在教学的实施中,企业人员不仅应该参与实践教学,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备课环节也应与企业专家一起探讨。

4、因材施教,动态调整

在教学实施环节,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快慢,不同的个体,施教方式和要求各不相同,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潜质。同时,人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一个老师可改变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前述初步的定岗会随着人的发展,展现出得才能和潜力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其整体实施如图1所示。

图1双精准施教实施方法框图

四、总结

职业教育的双精准教学是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前提下开展,必须考虑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即职业性,在此前提下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而且需要需要不断监控,动态调整人岗匹配。

参考文献

[1]范喜凤,张雷.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9(08):11-13.

[2]杜鸣.基于学习力测评的高职学生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05):203+207.

[3]汪洋,柴美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8(04):7-10+15.

[4]周银燕,孙明山.探讨现代学徒制在分层次教学模式中的实施路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4):205-206.

作者简介:曾树华(1980-),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硕士,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黄银秀(1980-),女,湖南株洲人,副教授,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职业教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