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

孔娟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重庆401320)

【摘要】目的:对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4例,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19例病变部位为回肠,2例病变部位为空肠,3例病变部位为十二指肠。其中17例病理类型为肿块型,5例为浸润性,2例为溃疡型。15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型,主要存在腹腔内实性低回声包块、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具有清晰边界,内部回声不均匀且较低:7例为肠壁增厚型,内部回声极低,小肠壁局限性不均匀增厚,官腔狭窄等;2例为非特异性征象。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发现小肠淋巴瘤病变,但在定性诊断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

【中图分类号】R7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116-01

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小肠常见恶性肿瘤,该疾病不存在特异性表现,虽然CT、MRI、X线可用于该疾病检查,但都具有自身局限性。当前临床中开始广泛应用超声检查,在淋巴瘤诊断中超声检查的作用日益凸显。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收治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超声表现特点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4例进行研究,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2.7±5.8)岁,病程2个月~2年,主要存在恶心、腹痛、黑便、消化道出血、腹泻等临床表现。

1.2方法

应用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5~7.5MHz。患者检查前需空腹,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探头频率进行确定,对深度、增益进行调整。然后对患者病变发生部位进行详细观察,了解病变形态、大小、病变内部回声情况,对病灶和周围组织关系进行明确,包括是否发生组织粘连、分界是否清晰等。同时要对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进行观察,如果观察效果不佳,则让患者摄入少量流质食物,以实现对病变肠管情况的有效观察,同时对病变部位血流情况进行了解。

2.结果

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19例病变部位为回肠,2例病变部位为空肠,3例病变部位为十二指肠。其中17例病理类型为肿块型,患者局部肠壁有肿块出现,肿块数量1个或多个,呈不均匀分布,肿块质地较硬,切面为灰白色;5例为浸润型,患者病变肠壁弥漫性增厚,肠壁官腔增厚部位表现为不均匀狭窄;2例为溃疡型,患者病变肠腔出现不规则环状增厚,可见溃疡面存在于肠壁增厚处,溃疡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约为1.6~3.4毫米。

15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型,超声图像中可见实性包块存在于患者腹腔,包块存在不均匀且较低回声,包块和周围组织之间具有清楚边界,通常为椭圆形、似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包块呈单发或多发,部分患者包块不存在清晰边界,包块血流信号为条状,6例患者包块周围淋巴结肿大。7例为肠壁增厚型,超声检查可见局部局限性增厚,增厚多不均匀,但也存在均匀增厚,小肠管壁结构异常,增厚肠壁存在较低内部回声,肠壁官腔增厚部位表现为不均匀狭窄。患者适当饮水后,对其肠管变化进行观察,病变处肠管变化不显著,近端肠管发生扩张,病变肠管横断声像可见腔内分布不规则或条状强回声,病变肠壁血流信号丰富。2例为非特异性征象,超声可见小肠壁增厚,或有实质肿块存在,病灶存在较低且不均匀回声,小肠粘膜上下起伏,同时存在溃疡面。管腔内存在不规则强回声,肠腔狭窄,肠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小肠病变近端扩张,肠系淋巴结肿大。

3.讨论

小肠淋巴瘤临床发病率不高,关于该疾病的临床研究较少。目前临床医生针对该疾病还缺乏充分认识,同时该疾病缺乏特异性表现,并且不存在特异性检查方法,各种影像学检查也缺乏特异性表现。当前临床中进行小肠淋巴瘤诊断具有较大难度,经常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本研究中,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19例病变部位为回肠,2例病变部位为空肠,3例病变部位为十二指肠。其中17例病理类型为肿块型,5例为浸润型,2例为溃疡型。15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型,7例为肠壁增厚型,2例为非特异性征象。可见,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存在3中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型、非特异性征象型、肠壁增厚型,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能够较为有效的进行诊断。综上所述,临床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具有较大难度,临床医生应当加强对该疾病的研究和认识,在充分考虑患者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临床表现的情况下,进行疾病的有效鉴别和诊断。

【参考文献】

[1]李佳,杨漪,刘明瑜,等.高频超声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浅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4):336-338.

[2]林洁明,苏凤璋.超声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部位及其超声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3):167-169.

[3]陈焱.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8):766.

[4]郑笑娟,王洪梅,杨序春,等.超声造影与CT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脾脏浸润灶诊断中的比较[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9):824-827.

[5]王超,王晓明.眶内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8):542-547.

[6]覃伶伶,洪燕.子宫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误诊为子宫肉瘤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9):663-663.

[7]唐靖,崔立刚,苗立英,等.升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伴肾多发转移超声表现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