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污染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

孙晓英

曲靖市环境监测站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城市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从市中心转向城市边缘。转移后留下来的原来工厂要进行新的建设和开发,为了保证开发商的利益与人们自身的健康,防止一些隐患的存在,所以,在新的开发建设之前,要对其土壤进行检测工作,土壤的监测布点有利于更好且更精确的完成土壤的监测工作。所以,本文将对具有污染性的企业,以及企业遗留下的旧厂址的土壤监测布点的方式方法进行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污染企业;土壤;布点

1污染企业

污染企业指的是:重有色金属、含铅蓄电池、电镀、化工原料、石化、危险废物处置、冶炼、皮革等能够排放污染的企业。因为这些污染企业的存在,导致中国人民居住的环境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这些企业不断肆意的违反规定,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排放污水,废气等,不断地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附近的居民,同时对企业及其周围土地更是造成可伤害,这样的企业对我们是生活环境造成了较为直接且严重的,恶劣的,深远的影响。报道显示,中国各地因为企业污染造成有200多个癌症村,从2005年起,国家共出现了18起关于重大的水污染事件,水资源不断的受到污染并有不断恶化的情况出现。在北京这样中心的大城市也发现了近300多家的污染企业,国务院李克强提出要求:严控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还有要淘汰“十二五”落后的产能[1]。国内的企业发展过程存在很大的隐患问题,但是,引入的一些跨国公司在保护环境这一方面有着较大的竞争力。历史留下的一些企业把保护环境作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竞争优势。而在日本更是八家工厂里有七家工厂都达到了零排放的情况,但是在中国却是最基本的排放标准也没有达标[2]。因此,中国国内应该对此项工作进行关注,在工厂的建设初期就能够确保工厂企业所生产的项目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数值,杜绝不达标的产业生产建设,将环保问题放到明面上,进行大力度的监测管理,对土壤的监测技术进行不断地借鉴,并结合国内情况制定流程,发展相关人才。保证企业搬走后土壤可以再开发建设的良性发展。

2土壤监测及现状

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的调查城市中的工厂废弃地,不断完善土壤的监测评价的方法。近些年,我国才开始了关注搬迁的工业企业遗留下来的场地污染问题。土壤布设监控点位是监测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土壤的分布有非常不均匀的特点,土壤监测的采样位置对监测的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往往监测的地点布设的密度越大,监测的结果就越可靠,准确度越高。不过依照实际情况,不只是监测布点的密度要紧密,还要考虑到人力、监测周期还有经费的问题。我国的环境保护部制订了一些相关的规定条文,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针对性的标准没有颁布实施[3]。在国家关注土壤使用再利用的同时,不只是单纯的投入大量的资金确保监测能够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更要大力培养相关人才,开发相关产业,引进新型可利用的精准,高效的科学技术。

3布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遗漏洒落,废物堆积掩埋,气态的污染物沉降和污水下渗等情况出现,所以,在监测布点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收集相关资料和到现场进行勘察,对原有工厂进行了解,查看污染情况以及之前的使用史。以前期的调查作为基础,与现在正在实施的国内和国外的布点要求相结合,再与实际场地的真实情况进行点位的布设。对照国内和国外的现在正在实行的土壤监测布点的要求,目前主要有的布点方式是:分区布点还有系统布点。在实际的操作中,依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用哪一种方法。

3.1分区布点法

分去布点法指的是:把场地相对平均的分为多个小区,再根据每个小区的面积大小和它污染的特征进行布点。按照土地的使用功能来说,可以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还有办公区。这种分布方法适用于那种场地使用的功能明确,每个区域内的污染有明显的特征,场地原来的样子保存较完整的地方。

3.2系统布点法

系统布点法是指:在该场地设定一些固定的边长的正方形网格,在每一个网格中均匀的布设采集样本的点位。网格的边长一般都是在40m×40m以内。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之前的使用历史不明确,场地原来的样子保存不完整,污染的特征并不明显这样的场地。

3.3案例分析

某场地是某企业搬迁后的遗址,位于城区边缘,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建材,汽车用胶,塑料,橡胶产品。主要有脱氧剂,磷酸二氢钠等,生产所需原料有,氯化钙,磷酸和纯碱等材料。因为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占地面积的扩张城市规划的要求而搬迁。这个场地采用的布点方法时,确定土壤采样的点位。因为企业的背景较为明确,场地的历史使用情况也知道,各个区域的使用功能的差异较大,污染的特征显示明显。场地内的垃圾在原地堆积,多处的建筑出现拆毁现象,原来的车间厂房地面还有道路上的硬覆盖并没有清理掉,土壤的原来样貌保存较完整。所以优先采用的方法是分去布点法去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在对原厂地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后,结合场地,设计平面布置和工艺流程还有原辅材料以及产品的情况。对排水系统,运输保存系统和环保卫生设施建设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情况进行分析考察,把原来的场地均分为二十四个小的监测区域,其中包括了二十三个生产区和一个办公的区域。

生产区主要一建筑物,生产的工艺作为划分的原则,其中包含了每个生产车间,原料的储存和生产样品年的储存库和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站等,办公区域主要包括的就是办公楼[4]。每个区域进行随机的布点,一共布设22个表层土壤监测点位。每个点位的采集方式采用的是梅花法,用5点样品混合做样本。表层土壤采样的深度设定在0到20厘米。对于一些疑似污染区的地方,就比如:处理污水的废水处理站。像这样的区域再加设剖面监测点位。加设剖面点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精准,详细的对其土壤是否存在污染情况进行分析。一共设立出六个这样的剖面点位。剖面样本的土壤采集的深度可以设为:0~50、50~100、100~150、150~200、200~250、50~300厘米。这个过程对于今后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监测出土壤存在着潜在的被污染的风险,就可以及时的对土壤进行调节,这样不但会帮助社区更好的建设,更是节省能源,保证人们健康的一种手段。

4总结

不是说每一个搬迁企业都是存在着百分百的污染问题,但是,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土地进行及时的改造却是一向刻不容缓的工作,确保土壤的良性可循环利用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企业也能够持续发展,也是为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带来更为优质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潘峰,王利利,赵浩,等.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

特征[J].环境科学,2013,34(2):705-711.

[2]许国栋.污染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J].商情,2017(23).

[3]常春英,肖荣波,章生健,等.城市工业企业搬迁遗留污染场地再开发环境管

理问题与思考[J].生态经济,2016,32(8):191-195.

[4]展漫军,赵鹏飞,赵忠伟,等.搬迁化工企业遗留场地氯苯污染迁移模拟与不

确定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