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3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诊治分析

赵欣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方案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3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休克患者驶入进入孕产妇危重抢救流程分为对照组与流程组,各组15例,比较那两组抢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流程组的的休克纠正时间及再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诊治效果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程组有1例出现肝功能受损,1例凝血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2例出现肝功能受损,1例心力衰竭,2例凝血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休克患者的发病病因及临床特点,加强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分级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不仅改善了孕产妇及胎儿结局,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产科;失血性休克;诊治方案;救治效果

产科失血性休克是孕产妇分娩过程中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症,主要是指由分娩过程中失血过多而引起的休克,具有发病快、危险性高等特点,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要影响。有资料表明:失血性休克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大约占分娩综述的2.5%~3.5%。由于产妇分娩过程中没有预兆性的大出血,因此做好产妇失血性休克危重患者的抢救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改善产妇及胎儿结局,同时也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基于此,对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3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3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产科失血性休克诊断标准[1]。其中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6.57±2.33)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14例;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13例;出血原因:阴道分娩宫缩乏力1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8例,子宫内翻出血4例,子宫破裂3例,腹腔妊娠出血2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2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大出血1例。所有产妇伴有休克和贫血症状,临床表现有嘴唇发绀、皮肤苍白等。所有患者肺部听诊有湿罗音,其心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有2例肾功能异常,有1例血小板异常。

1.2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检查患者的意识障碍、面色、子宫收缩等等,注意患者暴露部位的保暖措施,留置导尿管,并进行尿量检测;实施血常规、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检查患者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情况。对入选的患者实施抗休克治疗,具体包括:失血性休克产妇进入手术室,实施危重症抢救流程,成立由产科医生、麻醉师等组成的抢救小组;患者平卧位,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为其补充血容量,必要的时候可实施呼吸机辅助通气,氧分压控制在60mmHg以上,以保证产妇及胎儿安全;根据失血量情况为患者补容,配置一定比例的红细胞悬液补容,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若患者出现急性大出血,且血色素低于65g/L,则需要加大输血量;若患者出现低蛋白情况,则需要及时补充白蛋白;若患者出现血小板异常,且血小板水平低于60×109/L,则需要及时给患者补充血小板;在患者纤维蛋白原比较低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补充纤维蛋白;最后根据患者出血原因进行止血治疗,对于出血量过多及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切除子宫。抢救成功后,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房,并使用抗生素及肝肾功能治疗,以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

1.3观察指标

参照产科失血性休克纠正指标[2]:血压恢复正常;脉压差>25mmHg;脉搏<100次/min;面色好转,意识清醒,血气分析正常。观察流程组和对照组的休克纠正时间、再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单位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显示流程组的的休克纠正时间及再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诊治效果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流程组有1例出现肝功能受损,1例凝血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2例出现肝功能受损,1例心力衰竭,2例凝血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科出血性休克是指产妇分娩过程中阴道流血量达到500ml而引起的疾病[3]。分析产妇发生出血的原因,主要由产妇分娩能力的影响导致阴道静脉曲张出现劈裂或子宫处收到损伤而引起大出血,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生出血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旦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若不及时加以救治,可能会因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了重要影响,轻者引起脑垂体缺血性坏死,严重的导致产妇死亡。有研究显示:产科失血性休克是造成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产科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5%~3.5%。因此对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生出血现象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4]。

产科失血性休克也可以称为低血容量休克,为了快速止血,防止肾、脏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实施一个有效的抢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在抢救流程中:首先成立一个由麻醉医师、产科医师及药剂师组成的抢救小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进行检查,通过检测尿量,可对患者的休克状态及出血量进行有效评估。由于产科失血性休克会出现大量失血及红细胞损失的现象,因此输入一定比例的红细胞悬液,以保证患者血压趋于稳定状态。其中输血是纠正休克的关键,在大量出血的情况下,输入占输血量的三分之一的新鲜全血液疗效显著。由于目前全国各地的新鲜全血较少,为了维持血液供给,可按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液:血小板的6:4:2的比例输入全血,有效补充血容量,以预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5]。

通过本组对3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诊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抢救流程组的诊治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诊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见对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抢救流程,减少了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桃芬,贾会芳.产科失血性休克的监测与抢救[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21):83-84.

[2]李波,陈利维.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71例临床诊治[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4):65-67.

[3]郭广兰.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分析和急救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692-693.

[4]贾晓江.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51例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6):200-201.

[5]黄宜红.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4,(8):7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