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根据农民需要进行的农业推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浅析根据农民需要进行的农业推广

王超潘锋

【关键词】农业农民需要推广途径

中图分类号:F3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5-070-01

一、农业推广的背景

2013年下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进一步深化对农村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农村的改革可以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说,硬件的核心是政府层面,而软件的重点是农民自身。这里我们重点要研究的是农民自身的问题,即软件问题。

二、根据农民需要进行的农业推广策略

1.了解农民真实需要,科学设置推广项目

在农业推广实践中,可以通过常态化实地调查和咨询服务这两种方式,来了解和掌握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真实需要。实地调查就是通过进村入户,到农家院落实地接触农民,对村民代表、农村"三户"、村社干部等农民群体进行座谈走访,调查和了解当地农民的真实需要。咨询服务则是利用"科技下乡"、"科技赶场"、"农民夜校"、"农技110"、"农技宝"、"农技微信群"等方式,来听取农民意见和建议,反馈农民信息。农业推广人员通过对不同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农民的真实需要,为农业推广项目的科学设置提供依据,真正使组织推广目标与农民个人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让更多的农民在组织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为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激发热情、增添动力。

2.强化信息服务

在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农户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农民对市场经济表现出畏惧和盲从的心理,一方面是"怕"字当头,对一些好的种植项目不敢尝试。缺乏对市场的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导致大面积耕地连续进行传统作物种植造成重茬和连年减产;另一方面是项目选择盲从,看人家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如前两年种植月苋草,很多农民盲从,最终造成亏损。农民对市场的畏惧和盲从从根本上说是市场信息和反馈机制的不健全造成的,或者说农民无法得到市场信息。农业服务部门应承担起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把它纳入到农技推广的范畴。一是各级农业部门特别是县、乡两级,应以农经站为依托,配备专门人才组成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信息服务体系;二是从省到市到县要增加投入,建立计算机网络,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等市场供求预测的信息服务和指导;三是在对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的同时,向农民发布市场信息和讲解市场营销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引导农民种植。

3.理清农民需要层次,确保推广有的放矢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可分为五大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一个人只有在较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不同区域的农民或同一区域的农民,往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层次。同时,作为县乡(镇)两级最基层的农业推广人员,在制定农业推广目标或安排实施农业项目时,针对同一区域的农民,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民需要的主导性和时效性。

4.加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

产业化经营是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之一。各地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不尽相同,应该加强这些支柱产业的专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有些方面农技推广部门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人才缺乏。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一直都是粮油生产,而从事经济作物和特种种植的技术员很少。另方面,经济作物的综合配套技术不完善,缺乏农业技术标准和生产规程。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专业农技推广服务,一是要转变观念。农业产业化需要什么技术,就要试验、示范和推广什么技术。粮油生产的技术推广转移到支柱产业,拓宽农技推广工作的范围;二是培养人才。要鼓励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投入到新的产业技术推广中去,通过试验示范、知识更新,逐步成为新兴产业的行家里手;三是加强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农业产业化的专业技术推广是一个综合配套的技术推广,包括耕作制度、品种选择、栽培模式、配方施肥、植物保护等,需要对现有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中试、熟化和转化,促进技术集成和组合,形成农业技术标准和生产规程。将一套综合的、标准化的技术完整地推广给农民,使其实现分户经营,规模种植,形成一个产业。

总之,农业推广人员要勤学习、转作风、强素质、提能力。根据农民需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科学设置和安排农业推广项目,运用需要理论和期望激励,不断创新农业推广手段和方式,及时向农民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信息等服务,积极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最终达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增进社会民生福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福有,郝建平.农业推广心理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30-132.

[2]高启杰.理解农业推广基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