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正畸患者体像障碍发生率的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成人正畸患者体像障碍发生率的对照研究

骆鹏邵坪林盛春

骆鹏邵坪林盛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50001)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027-02

【摘要】目的调查成人正畸患者体像障碍发生率,并比较正畸患者与非正畸患者的体像障碍差异。方法采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对200例正畸患者(测试组)和200例非正畸者(对照组)进行评测和分析。结果测试组中有8.5%的受试者总分超过体像障碍临界值(36分),对照组仅有1.5%的受试者总分超过临界值,两者百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个维度测试的平均分,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正畸患者的体像障碍患病率和评分均较非正畸者高,表明成人正畸患者较同龄非正畸者更具有患体像障碍的倾向。

【关键词】口腔正畸体像障碍自评量表

体像障碍(bodydysmorphicdisorder,BDD)是个体把正常或轻微缺陷的体貌特征感知为十分丑陋的畸形,并因此产生心理痛苦的一种心理病症,是Morselli于1886年首次在医学文献中提出的,最初被称为畸形恐惧症[1]。前来口腔正畸科咨询的部分患者,由于对自身颌面部体像产生了消极的、否定的认知而发生了心理障碍,误认为自身存在很大的缺陷,以至于强烈要求治疗。并且经过完善的正畸治疗后也很难使此类患者满意。因此及时了解正畸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口腔正畸的诊断、治疗以及处理医患关系十分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测试组和对照组。测试组:2011年4月~2012年6月连续来哈尔滨市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咨询的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58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2.6±4.5岁。纳入标准:咨询者都是为了改善容貌,无心脑血管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史等,并且同意填写自评量表的患者。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在校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共200例,但是有两例患者因填写的问卷不符合要求未被纳入本研究中,剩下的198例患者中,其中男52例、女146例,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3.5±3.2岁。纳入标准:对照组无心脑血管疾病史,无精神病史等,并且同意填写自评量表。

1.2研究方法测试工具:本研究应用鲁龙光等[2]编制的体像障碍自评量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包含23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分别为自感缺陷度(X1)、体貌认知度(X2)、体貌关注度(X3)、情绪受损度(X4)、社会交往度(X5)、体貌改变度(X6)、客观评价度(X7)、体貌障碍诱因度(X8)。每条目以0~3评分,总分0~69分。总分36分时提示有体像障碍倾向。[指导语:本表所有的内容仅用于科学研究,决不对外公开,请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可以不填写全名或不填写姓名),谢谢。]测试方法:两组观察者均于填表前由实验者本人进行相关说明和指导,消除受试者的不良情绪,确保填表的信息真实可靠。

1.3实施方式测试采用个别问卷和集体问卷两种方式进行。集体问卷填写用于在校大学生,当场指导、填写和回收;口腔正畸咨询者和社区居民采用个别填写的方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统计分析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α=0.05。

2结果

2.1两组受试者体像自我评价比较正畸咨询患者在客观评价度和体像障碍诱因度上的得分与普通人群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余六个维度及总体均数上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受试者体像障碍发生率比较采用体像自评问卷对两组人群进行筛查,得出普通人群体像障碍的发生率为1.5%,来正畸科咨询患者的体像障碍发生率为8.5%。两组进行卡方检验,正畸咨询患者组体像障碍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6.749,P<0.05)。

表1测试组和对照组BDD样本均数及8个维度上均数的比较(x-±s)

3讨论

由表1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到口腔正畸科咨询的患者八个维度的测试得分均数高于对照组,其中对体像的不满、对体像的关注程度以及对体貌的改变程度均高于普通人群。体像障碍患者对自身体像的不满能够使患者积极主动要求治疗,并且治疗的愿望非常迫切,这种不满主要由于患者对自身体貌扭曲的认知[1],这类患者在接受整形或口腔正畸治疗后,往往不会对治疗效果感到满意,甚至少数病人在无法接受自己新形象的情况下,与医生发生冲突导致医疗纠纷[3]。因此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体像满意度、体像关注度、客观评价度和体貌改变度的初筛是有必要的。

本研究发现到正畸科咨询患者的情绪受损度和社会交往度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情绪受损的主要表现是[2]失眠、紧张、焦虑、烦躁、坐立不安、脾气改变、多疑等。社会交往受影响主要表现在[2]回避与他人交往或感到与他人交往时会使他人不舒服或讨厌。有研究表明[4],发生体像障碍患者的病因不明,主要和遗传、性格特征和教育文化背景有关。心理治疗是其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口腔正畸科医生在处理类似患者时,结合本研究的情况,与患者及家属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以利于获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和对治疗效果的认可。

以往对正畸患者体像障碍的研究中[5-6],测试组的选择为到正畸科就诊成功的患者,这样的患者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条件、医生的治疗方案、以及在接诊过程中的医患沟通等,本研究选择到口腔正畸科咨询的患者作为测试,排除了以上因素的干扰,测试的结果更为准确。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方法是鲁龙光等[2]编制的适合中国人的体像障碍自评量表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敏感度和同源性。国内很多学者都采用此种方法评测,效果满意。

体像障碍的表现复杂多变,其诊断也应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心理测试后方可确定。本研究虽然采用了比较准确的问卷调查方法,但是得到的结果只是初步筛查。本研究旨在为正畸临床工作中处理体像障碍趋势的患者提供参考,尚不能作为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SarwerDB,CrerandCE,DidieER.BodydysmorphicdisorderinCosmeticsurgerypatients[J].FacialPlastSurg,2003,19(1):7-17.

[2]鲁龙光,陈图农,陈建国等.体像障碍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299-302.

[3]SaxenaS,WinogradA,DunkinJJ,etal.Aretrospectivereviewof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treatmentresponseinbodydysmorphicdisorderversus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J].JClinPsychiatry,2001,62(1):67-72.

[4]李新纯,刘铁桥.体像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35(3):131-134.

[5]姚本栈,程灶火,黄慧等.口腔正畸患者体像障碍满意度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8(1):21-23.

[6]姚本栈,黄慧,程灶火等.口腔正畸临床体像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32-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