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核酸类产品的民众普及情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常用核酸类产品的民众普及情况

陈丽董福达陈琦王德钱陆荣柱

江苏大学陈丽董福达陈琦王德钱陆荣柱

关键词:结构.生理作用发展前景国内外现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F

1核酸的结构和生理作用

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大分子,通过学习可知,核酸分子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不同的核酸分子其构成和排列方式不同,根据核糖的不同,又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酸,其中脱氧核糖核酸是储存,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脱氧核糖核酸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运核糖核酸,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因此,核酸在我们生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食物核酸可被消化吸收、发挥营养作用,没有遗传功能食物中的核酸被肠道中原本就存在的酶降解,变成了没有遗传功能的碱基、核苷、核苷酸,食物中核酸真正被吸收的是这三种物质,而不是具有遗传功能的核酸。人们吃米、面,也不直接吸收碳水化合物,而是吸收它的降解物葡萄糖;吃肉、蛋时不直接吸收蛋白质,而是蛋白质的降解物氨基酸;吃脂肪时吸收的是脂肪的降解物甘油和脂肪酸等。但我们不把吃蛋白质说成吃氨基酸,也不把蛋白质营养称作氨基酸营养。从食物中消化吸收的碱基、核苷、核苷酸,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与内源性同类物质没有区别,同样起生理和营养作用。因此核酸能被消化吸收、转化成生理物质和营养物质;核酸食品不是基因食品[1]。核酸是生命之源,对它的争议与研究从未停止,调查其产品的人群中的知行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2核酸类产品知行性调查与研究

对象:某地级市人群

方法:走访问卷,随机调查

质量控制:对于问卷中存在明显矛盾和乱选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

分析:通过建立表格,应用相关软件得出问卷结果。

结果:本次问卷调查发放1200份,由于各种原因问卷的未能回收和无效问卷的弃用。最终有效问卷为856份,男女各发放600份,男生回收411份,女生回收445份,由分析可知,性别在统计学基础上无差异。

调查人群中知道核酸类产品的人很少,仅占27.69%,而使用过的人就更少,仅有148人使用过,占人群比例的17.29%。由局部观整体,可推测,核酸类产品在我国的知名度远远不够,可以说是非常的低,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核酸类产品是什么,更不了解其功能和生理作用。值得欣慰的是,有69.51%的人能够接受核酸类产品,74.18%的人愿意去了解核酸类产品,这说明核酸类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还很大,还有很大的市场开拓的空间,调查人群中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觉得核酸类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不好,大部分人还是持中间态度甚至是看好核酸类产品的发展,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人群中76.71%的人都觉得自己不会向身边的人推荐核酸类产品,对比前后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是因为大家对核酸类产品的不了解才不愿意推荐,因此相关行业可以加强对核酸类产品的宣传,过半的人群表示希望从网络了解,而如今的社会网络的高速发展,相信将会加速核酸类产品的发展,有望看到核酸类产品同国外发展一般的景象。

3核酸类产品国内外发展状况

核酸类产品并不是新型的产品,对比从前,核酸类产品的使用越来越透入生活,在国外,核酸类产品已飞速发展,日本核酸类产品已形成大规模产业,在生物工程产品中它的产值仅次于抗生素和氨基酸,主要用于药物、食品添加剂和试剂。近年来人们对核酸的营养性,核酸抗衰老的认识,日益深入,核酸营养风靡全球。据美国科学界预测:到2025年,核酸基因营养制品,将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目前美国把核酸作为防治癌症和艾滋病药物来研究,有些已经投放市场。法国和美国几乎同时研制成功核酸营养制品。80年代初生产了多种核酸药物,并推荐给国际市场。由于核酸能吸紫外线,可预防黑斑、雀班、黄褐班、老年班,并有保湿、抑制皮脂分泌、活化细胞、软化皮肤等功能。近年来,多制成化妆品,倍受欢迎[2]。

核酸类药物也有很大的发展,在临床上已应用中枢神经、泌尿、代谢和心血管药物有着广阔前景。核酸产品在化妆品方面也有很大范围的使用。核酸化妆品最早在法国使用,现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十几个国家也开始使用,我国从1992年开始研制和使用[3]。即使如此,核酸类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尽人意,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科学家对核酸的作用同样分为两派。包括国内一批资深学者在内,均对核酸的作用持有异议。正是由于他们的激烈反对,我国核酸类产品尽管早在90年代已开始起步,如当时市场上已有大连的“珍奥核酸”、清华大学的“生命口服液”和福建农学院的“花粉核酸口服液”等产品。此后,由于国内一些大众媒体对核酸不起作用的大肆渲染,造成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保健作用产生了怀疑,导致该产品在国内市场举步维艰。因而,我国核酸类产品至今尚未形成市场化规模,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在生产,且销路并不太好,估计最多只有几百万元的销售额。这与国外欣欣向荣的核酸类产品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4]。我国的核酸类产品的发展起步并不晚于国外的国家,然而通过人群调查和资料查询,其人群的知情度和核酸类产品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却让人叹为观止,核酸的功能是多样的,在国际上,核酸类药物和化妆品已经成为热门,2006年,仅以核酸为原料的药品全球总销售额已达到10亿美元以上,其新适应症包括了神经性疾病、肿瘤疾病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而十多年过去了,这一数据已增长数倍。纵使核酸类产品在我国的发展不尽人意,但我们从国际上的趋势来看,它的发展空间却是极大的,我们始终有理由相信,核酸类产品在我国也终会成为热门,其潜在价值是不可评估的。

参考文献

[1]邱蔚然.核酸的营养价值及其生理意义[C]//邱蔚然.核酸产品研究开发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58—60.

[2]邱蔚然核酸系列药物的开发与前景[C]//邱蔚然.核酸产品研究开发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1—35.

[3]邱蔚然核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和评价[C]//邱蔚然.核酸产品研究开发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7—40.

[4]核酸类产品国外快速奔跑国内却原地踏步医学经济报01-28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