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氯丙嗪的临床新用途

/ 2

盐酸氯丙嗪的临床新用途

李欣梅

李欣梅(黑龙江省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1500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164-01

【关键词】盐酸氯丙嗪临床新用途

1.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盐酸氯丙嗪通过阻断α受体而扩张血管,主要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其镇静、止吐作用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症状;也可促进肾输出量,加强利尿剂的利尿效应。治疗心力衰竭或(和)肺水肿效果确实,未见副作用。方法:肌内注射用药5~10mg或0.5mg/min静脉滴注,待症状开始改善,作用维持4~6h;盐酸氯丙嗪达25mg为止。含服2~8min起效,作用维持6~8h,显效率达84.5%。值得注意的是>25mg时易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用药前后应观测血压、心率等变化,严重肺功能减退,肝功能、肾功能不全者,意识障碍,低血压及年老衰弱者慎用或禁用。

2.治疗重度高血压有人用盐酸氯丙嗪50mg,肌内注射(加依他尼酸钠)治疗9例重症高血压患者,认为较硝普钠或拉贝洛尔持续静脉滴注简便,作用稍强于拉贝洛尔。对心力衰竭、哮喘无禁忌,无加压反应和反射性心动过速,优于二氮嗪或肼苯哒嗪,且不致脑灌流不足,效果满意。

3.治疗高血压脑病目前对高血压脑病尚无特殊治疗。某医院用盐酸氯丙嗪5~25mg肌内注射对用快速降压及脱水治疗2~4h无效的高血压病患者,可迅速缓解症状,(0.5h开始降压)。

4.治疗咯血有人用盐酸氯丙嗪治疗咯血患者,当时可见效,1周左右止血,总有效率为95%。其作用是因氯丙嗪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及肺循环,支气管动脉压,并可镇静、消除紧张情绪,从而使咯血停止。方法:盐酸氯丙嗪10mg肌内注射,4~6h/次,必要时可增至15mg/次,4h10次。

5.治疗急性肾炎盐酸氯丙嗪可阻断α受体,改善肾脏微循环,故可降低血压,使水肿和蛋白尿消除。有人用盐酸氯丙嗪治疗45例急性肾炎。获得较好效果。方法:氯丙嗪1~1.2mg/kg体重,肌内注射或由莫非管滴入,6~12h1次,以后可随眼底血管象逐渐缓解而延长用药间隔时间;阿托品0.03~0.06mg/kg体重,缓慢静脉注射或由莫非管滴入,2~8h1次,使达到“阿托品化”。因氯丙嗪还对阿托品引起的烦躁不安,谵妄等,使阿托品更好地发挥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

6.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人用盐酸氯丙嗪1000mg/d,在出现急性器质性精神错乱症状时服用,服用后,精神症状迅速改善,血小板数及血红蛋白逐渐恢复正常。其作用:盐酸氯丙嗪可稳定细胞膜,治疗浓度有对抗溶血作用。同时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凝聚剂ADP有关,氯丙嗪可防止随溶血而发生的ADP释放。

7.治疗偏头痛有人用盐酸氯丙嗪1mg/kg体重(极量100mg)肌内注射。其效果、症状基本缓解与消失者47.4%,总有效率为84%,明显优于用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主要是氯丙嗪抗5-羟色胺及镇静有关。

8.治疗细菌性痢疾盐酸氯丙嗪冬眠作用使机体休息,减少炎性渗出物对肠壁的刺激和毒性作用,并改善肠道微循环,减少其分泌,增强局部抵抗能力。①抗菌作用:近年发现盐酸氯丙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及有效的自身灭菌作用;②抗分泌作用:有抗胃肠道分泌作用,能缩短腹泻时间;③小剂量即可缓解肠血管痉挛,改善肠道微循环,明显缩短疗程。方法:盐酸氯丙嗪0.5~1mg/kg体重,肌内注射,1~3/d。另外,口服也有良效。对轻型患者有效率67%。

9.治疗婴幼儿腹泻有人发现盐酸氯丙嗪可抑制环磷腺苷(cAMP)形成,减少肠道分泌;改善肠道微循环;抑制肠道蠕动。此外,盐酸氯丙嗪还具有抗菌活性,从而可治疗小儿腹泻。用药后,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治愈率97%,优于用庆大霉素及收敛剂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方法:盐酸氯丙嗪0.5~1.0mg/(kg·d),分3次口服,连服3d。

10.治疗胆道蛔虫症有人用盐酸氯丙嗪治疗胆道蛔虫症患者,用药10~15min起效,疼痛渐缓解。其作用:氯丙嗪有α受体阻滞作用,使胆道平滑肌及胆道口括约肌松弛而缓解疼痛,方法:复方氯丙嗪2ml(含氯丙嗪、异丙嗪各25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20~30滴/min,1/d,必要时用2~3d。

11.治疗前列腺增生有人用盐酸氯丙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例,5例用药后40min左右,均能自行排尿,9例导尿1次后自行排尿,6例症状减轻或消失。盐酸氯丙嗪不但能消除不需手术者,手述被推迟者及不宜手术者的症状,而且还能预防再次尿潴留或减少再次尿潴留的次数,以及解除早期急性尿潴留和导尿后不再保留导尿管等。作者认为,可能与氯丙嗪阻滞前列腺组织及其包膜、膀胱颈和三角区的α受体,从而降低前列腺包膜组织中平滑肌张力有关。方法:①仅有排尿困难者,氯丙嗪25mg,每晚睡前服。②急性尿潴留早期,氯丙嗪50mg,肌内注射;卡那霉素1g,肌内注射。以后氯丙嗪25mg,每晚睡前服,卡那霉素0.5g,肌内注射,2/d,连用5d。③急性尿潴留时间已较长者,氯丙嗪50mg,肌内注射;卡那霉素1g,肌内注射。接着做导尿或行膀胱穿刺抽出尿液,不保留尿管。以后继续用此二药维持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振洲,郎森阳.呃逆与脑血管病.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3).

[2]赵昆,何振芬,苏红军.急性脑卒中继发治疗顽固性呃逆与低血钙、低血镁关系.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