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创新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中学数学创新教育初探

胡德喜

胡德喜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332000

根据新的课改精神和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学生是知识的共同再造者。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干数学例题的分析,阐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们通常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某种智力活动发现未知的东西。其实这只是创新含义的一个侧面,“创新”的另一个侧面是开发人的潜能,创造出一种人们前所未有的认知能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其潜在的、尚未开发的能力,因而人人都具有创新的可能。认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不会对“创新”感到那样的高不可攀。然而,创新毕竟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因而它需要具备一定的超越原有知识结构的兴趣和冲动。与数学教学相伴的“创新教育”应融于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追求数学规律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满足。

一、在知识的扩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1、设x>0,求证:x++≥(1)

学生熟悉“算术——几何”不等式,因而容易发现:

x+≥2(2)

此时(x+)-1≤(3)

尽管2+=,但(2)、(3)两式并不能直接相加,如何才能相加?进一步观察能够发现:

(1)相当于不等式:

x+-2+(x+)-1≥(4)

而要证(1),只要证(4)。但由(2)、(3)有:

y=x+≥2,(y-)2≥(2-)2=

于是(x+-)2≥,于是(4)成立,因而(1)得证。

进一步观察不等式(1)的特点:

x++≥1++=

引导学生猜测,会不会有如下的不等式?

一般情形,设x>0,记f0(x)=x,f1(x)=f0(x)+,f2(x)=f1(x)+,…,fn(x)=fn-1(x)+。

此时,是否会有fn(x)≥fn(1),且等号成立x=1?这一猜想的正确与否,给学生一种悬念、一种“好奇”,唤起了他们的那种创新潜能。

所以,针对式子x++≥容易想到的一个问题

是:

对于+……是否无限增大,

也就是说A2(x)=x+≥2,A3(x)=x++≥,那么A4(x)≥______,一般情况An(x)≥______。

这样对于问题的逐步扩展就可能导致真正的创造性成果。

二、观察与想象是创新的基本途径

例2、在平面上,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2条直线把平面分成3或4部分,3条直线把平面分成4或6或7部分,那么在空间中,1个平面、2个平面、3个平面能把空间分成几部分?

同学们自学了课本内容之后,知道空间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那么,要求n个平面最多能把空间分成几部分,首先可观察n=1、2、3的简单情形:

通过观察与想象,学生可得出结论:1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2部分,2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4部分,3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8部分。教师此时还可以进一步设疑:假定n个平面最多能把平面划分为f(n)个部分,能否找到f(n)的表达式呢?

三、恰当地提出问题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

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处处注意创设有创意的问题。

例3、利用数学归纳法容易证明基本等式1+3+5+……+(2n-1)=n2,它可以理解为自然数n的平方可以写成n个奇数的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问题1:自然数的立方能否写成n个奇数的和?具体讲,即13、23、33、43……是否可以写成n个奇数的和?学生经过仔细观察、验算,可以列出等式:

13=1,23=3+5,33=7+9+11,43=13+15+17+19

从以上4个等式能否猜想:任意自然数n的立方可以写成连续的奇数的和?如何证明?证明的关键是找到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

设第一个数为x,从该数开始n个奇数的和

Sn=nx+×2=n(x+n-1),

应该有n(x+n-1)=n3

即x=n2-n+1,所以最后一个数是n2-n+1

即n3=(n2-n+1)+(n2-n+3)+……+(n2+n-1)

=∑[n2-n+(2k-1)]

问题2:n2、n3都能写成n个连续奇数之和,那么n4、5、……又能怎样表示呢?一般地nm(m∈N)是否可以写成n个连续奇数的和呢?答案是肯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上述思考方法得出结论,并加以证明。

问题1、2的提出,特别是命题的发现过程,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过程,运用了联想、类比、一般化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善于归纳总结,巩固和提高创新思维效果

数学学习本身应是一个充满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及时地进行归纳、总结、纵横对比、深入挖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新意识。

例4、已知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求异面直线BD与B1C间的距离。

本题通过常规解法,即把异面直线BD和B1C间的距离转化为直线B1C到平面A1BD的距离,可求得其距离为a。

就这个得出的结果,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得出a是3a的,3a又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对角线的长,因此BD与B1C的公垂线必与正方体某条对角线平行且等于其。下面的学生讨论活跃,一个个在作图比划,容易得出BD与B1C的公垂线PQ平行于对角线AC1,且求得PQ=AC1(如图所示)。

再者,我们还应善于结合一些来自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努力探究、认真分析,进行积极训练,如车轮为什么要求是圆的、防洪堤坝加宽加高的土方数等等。这些实际问题既巩固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探求和勇于创新,为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