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浇筑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浇筑质量控制

许峰

许峰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本文就重庆财信?渝中城项目分析,此项目由重庆财信集团中置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4号、7号楼主体结构已于2015年1月通过验收,5号楼于2015年6月通过验收,其中4号楼于2015年5月荣获重庆市2014年度“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由于一期工程质量好,工期满足业主销售节点要求,业主将二期、三期及小区市政道路、高架桥、管网直接发包给我司承建。目前,一期工程进入装饰、安装收尾阶段,二期3号、6号楼、三期2号楼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关键词】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浇筑;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重庆财信?渝中城(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05784.33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30226.01m2,地上建筑面积为75558.32m2。4、5号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该工程采用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4号楼住宅部分为为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总层数为29层,高106.3米。1-4F裙房为商业,5-29F为住宅,屋顶为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

5号楼住宅部分为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一类高层居住建筑,总层数40层,高130.7米。1-4F裙房为商业,5-40F为住宅,屋顶为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

7号楼、垃圾转运站为公共建筑裙房,7号楼地上4层,总高度15米,功能包括商业、物管用房、社区用房、文化活动站。

二、技术控制分析

针对本工程特点,项目部始终坚持技术先行的理念,充分做好各施工阶段技术准备工作。除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外,重要工序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均编写了专项施工方案,针对质量方面编写了《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缺陷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并切实做好技术交底。

由于施工组织管理得力,技术控制措施到位,整个一期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转换层施工、砌体施工、抹灰施工均未发生大的质量缺陷。

三、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浇筑质量控制

4号楼筏板基础体量大,尺寸均为20.45m×13.3m×3.95m,砼方量1074m3,砼标号C45,抗渗等级P6,属于大体积砼浇筑。施工前,编写了《筏板基础砼浇筑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

(一)组织措施

1、施工时间为1月中旬,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浇筑时采取分层、分段连续浇筑方式,注意控制砼入模温度和浇筑速度;采取散热、保温、保湿及温度监测等相应措施,以控制混凝土温升和温降速度,避免底板出现温度裂缝和较大的温度应力。

2、本工程筏板基础砼方量1074m3,分三段连续施工,每段砼浇筑量约360立方,地泵输送量按40方/小时计算,大约需要30小时浇筑完毕。因此,组织本次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必须从混凝土固定地泵、混凝土运输罐车的配备,商品混凝土供货速度,混凝土罐车进场运输路线,浇筑小组及振捣技术工人、振捣机具安排,混凝土浇筑分段、分层设计等方面做细致、认真的布置。

3、为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浇筑时配备三个浇筑小组,每组作业10小时,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分别带班作业。

4、对讲机、振捣工具、夜间照明、作业现场障碍清理、作业通道、养护材料准备到位。

5、掌握天气预报,备足遮盖防雨布。

(二)技术措施

1、施工准备

作业前对每个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目的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

2、砼材料控制

与商品砼供应厂家联系,优化砼配合比,确保砼质量。

1)水泥:为降低水化热,减小砼入模温度,水泥采用P.O42.5(340kg/m3)普通硅酸盐水泥。

2)石子:采用5~20mm的碎石,保证级配合理,含泥量≤1%。

3)砂:砂采用长江砂,保证细度模数符合要求,砂含泥量≤3%。

4)水:混凝土拌合水采用自来水。

5)混凝土碱含量符合《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要求。

6)水灰比控制在0.38,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4~18cm。

7)由于是冬季施工,不宜掺加缓凝剂。为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及降低水化热,可掺入适量粉煤灰(80kg/m3)及减水剂,减水率≥12%;掺加微膨胀剂6%~8%,以控制混凝土后期收缩裂缝。

8)砼初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终凝时间控制在12小时。

3、浇筑作业

1)在施工作业面铺设人员通行马道,在底板钢筋上用红色绝缘胶带做好分层浇筑厚度标志。

2)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布置混凝土泵→混凝土供货验收→开机→泵送砂浆润管→开泵送砼(取样做标养、同条件养护试块)→浇筑振捣→布置测温管→循环作业→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表面二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

3)浇筑方法:采用连续浇捣方式,分层浇筑,每层约500mm厚,分层厚度标志在底板钢筋上用红色绝缘胶带作标记。施工过程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出现。

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3度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

控制好砼的入模温度及浇筑速度,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以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25~40cm。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将泵送混凝土倾入模板中央,振捣必须慢速、细致的操作。

电梯深坑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电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通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框架柱根部应是混凝土下料振捣密实的重点部位,操作工人应防止漏振、欠振。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竖筋外套PVC管防止水泥浆污染,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泌水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蟹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保护塑料薄膜层。

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养护覆盖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加盖一层湿麻袋保温的方式。要求薄膜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0mm,湿麻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空间必须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可用条形薄膜加以覆盖后,再加盖保温被,确保墙柱插筋薄弱环节处的保温工作。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即可,浇水采用自来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严禁堆放机具、钢管、模板、钢筋、支架等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个突出问题,养护不足,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养护的目的是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途径有两条:一是减少混凝土与外界热交换、即将已浇筑的混凝土封闭,以减少内外温差,在小温差条件下,使混凝土得以硬化;二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封闭保温保湿养护,封闭的目的是使已浇筑的混凝土不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而是在封闭的空间内,以较小的温差自行固结硬化。该温度差一般控制在25℃内,在此条件下,混凝土一般不会产生温差裂缝。

5)温度测量: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温差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测温并随时将结果反馈。为保证和减少测温的误差,测温由专人负责。

测温点布置:根据对称的特点,底板测温区的测点布置成“X”形,共布置12组测点,36个测温管,测温管平面间距6m,竖向间距约为600mm,顶、底两个测温点距底板、顶板面各200mm。

混凝土中测温孔采用导热良好的φ48×3.5钢管制作,此外大气中布设2个测温点,以比较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钢管焊接固定在钢筋上,下端封口,上端用木楔塞住,以防混凝土进入管内。每组测温管长度分别为1600mm、1000mm、400mm,管上口露出底板表面100mm左右,测温用红外测温仪测读,为能精确体现混凝土内部温度,测温管上口必须用棉包塞严,测完温度继续塞好棉包。中止测温记录后,采用高强度等级无收缩防水砂浆注浆封闭测温管。

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温度监控指标如下,内外温差小于25℃;降温速度小于1~1.5℃/d;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小于15℃。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混凝土浇筑结束后4d,每4h测一次;混凝土浇筑结束后5~15d,每8h测一次;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6d,每24h测一次;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停止测温。

通过检测,砼结构表面未出现裂缝,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三)出现非结构性裂缝的处理措施

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形式有两种: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砼结构出现非结构性裂缝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工地上常见的也是此类裂缝,属于质量通病。

1、非结构性裂缝的具体表现

1)、混凝土塑性收缩引起的裂缝。

2)、温度变化引起的砼裂缝。

3)、混凝土收缩裂缝。

4)、混凝土塑性沉缩裂缝。

5)、砼内外温差过大、外部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变化与砼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引起的砼裂缝。

6)、胶凝材料、施工不当、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砼裂缝。

2、砼结构非性裂缝的处理方法

针对梁、板、柱可能出现砼结构裂缝,项目部编写了《质量缺陷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明确了砼结构出现非结构性裂缝的处理方法。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材料采用土工膜或防水片。

2)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灌浆法: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注入砼裂缝,达到闭塞的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很好,是工地上补缝最常用的方法。也可利用弹性补缝器将注缝胶注入裂缝,不用电力,十分方便,效果也很理想。

3、采用灌浆法修补砼结构裂缝的操作要点

1)施工流程:裂缝调查→清洁裂缝→安设底座→封闭裂缝→浆液注入→拆除灌浆器→拆除底座→结束。

2)施工工艺

a、在施工前,对裂缝宽度、长度、走向认真检查,并做好具体标记;

b、基层处理:采用钢刷将裂缝两侧表面的灰尘、浮渣清理干净,宽度≥5mm;

c、确定注入口及安设底座:灌浆底座的设置间距根据裂缝大小、走向及结构形式而定,一般为10~20cm;

e、封闭裂缝:采用原子灰沿裂缝表面涂刮,封缝宽度以注浆时不能漏浆为原则;

f、配置浆液:环氧树脂、塑化剂和稀释剂组成的主剂在实验室预先配制好;

g、安装灌浆器:将配好的灌浆树脂注入软管中,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h、灌浆:灌浆顺序就采用从裂缝下端依次向上灌注,灌浆压力稳定后保持一定时间,以满足灌浆要求,保证灌浆质量。灌浆时,邻近的底座必须用堵头封死,以防漏浆。松开灌浆弹簧,确定注入状态,如树脂不足可补充继续注入;

i、注入完毕: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底座堵死;

j、树脂固化后敲掉底座及堵头,修补表面封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