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综合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

徐芝

(荥经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2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均给予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41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同时,强化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综合护理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310-02

本研究为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系统纳入了我院2015年6月以来接收的41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护理对象,给予了临床综合护理服务模式,且为便于护理效果观察,特纳入了我院同期收治的另41例外科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了常规护理模式,进而对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展开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22岁~58岁,平均(36.4±11.3)岁,手术类型:肝胆手术患者17例、胃肠手术患者14例、胰腺手术患者6例,其他手术患者4例。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区间24岁~57岁,平均(36.9±12.5)岁,手术类型:肝胆手术患者15例、胃肠手术患者15例、胰腺手术患者5例,其他手术患者6例;系统排除恶性肿瘤患者、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1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术前向患者做好手术介绍,督促患者掌握手术配合工作事项,术后做好患者药物护理、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41例患者则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具体护理路径如下。

(1)术前综合管护:现实中,为强化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术前护理人员需充分做好护理准备工作,仔细分析患者年龄、疾病情况、生理特征等事项,对患者潜在手术风险作出综合掌握,并通过术前健康宣教工作,预先告知患者手术配合要点及术后需注意预防事项,诸如切口防护、饮食调节、并发症控制等内容,促使患者积极建立不良问题预防意识,增加治疗信心[1]。同时,护理人员还需通过护理宣教工作,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恐惧,避免患者术前应激反应过度,影响最终手术效果。另外,切实做好术前预防护理工作,实施患者切口处皮肤彻底清洁、消毒;保持手术室内空气清新同时,全面做好室内紫外线消毒,确保无菌化手术操作。

(2)术中预防护理:手术当日,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需做好手部充分清洁,以抑菌洗剂作手部灭菌同时,于流动清水下冲刷指缝及指甲等隐蔽环节,着无菌衣帽进入手术室,确保手术区域无病菌存在,切实规避术中致病菌侵袭创口,造成的患者感染情况。同时,对术中所用手术器械、物品均应严格消毒,患者皮肤切开前,先用碘酒消毒,操作中以无菌纱布围挡周侧组织,切口缝合前以吸附性较好的医用敷料围敷切口周侧,降低组织渗液情况[2]。术毕,对各类医用器械及废弃敷料作及时清理。

(3)术后感染控制:术后,护理人员实施患者切口上药、换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定,避免不洁操作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并系统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尽量不触摸伤口,定时观察患者的切口组织愈合情况、组织渗液情况,及时更换干燥清洁的医用敷料,保证手术创口透气性。另外,需督促患者保持饮食清淡,注意睡眠充足同时尽早下床活动,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问题[4]。且为避免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过强,造成切口发炎、感染,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分散痛源,并为患者播放音乐、视频,转移疼痛关注,达到疼痛缓解目的;对疼痛难耐患者,可适当给予止疼药物镇痛[3]。再者,病房作为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场所,需保持足够洁净、安静,每日定时开窗,保持室内空气对流,病区设备、用具应严格灭菌、消毒,定时更换洁净的床品、衣物;同时严格限制患者探视人数,避免探视者探视过程中携带外来细菌出现交叉感染;以此,借助全面综合的护理防控措施,切实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同时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实施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调查,调查指标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级标准,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8.0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本研究82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对比可知:观察组41例患者中,仅出现1例切口感染患者,感染率2.44%,住院4d~7d后均悉数出院。对照组41例患者中,共出现5例切口感染患者,感染率12.19%;综上可知,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41例患者中,十分满意29例(70.73%),满意患者10例(24.39%),不满意患者2例(4.88%),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达95.12%;相比对照组41例患者中,十分满意患者22例(53.66%)、满意患者11例(26.83%),不满意患者8例(19.51%),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达80.49%。综上可知,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也不断加大,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公民身体健康水平日渐下降,外科手术治疗比例也随之升高。从任一角度分析,均不可否认外科手术存在的侵入性操作特征,手术切口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创痛伤害,同时也会诱发较多的术后并发症问题[4],如术后切口感染即为较常见并发症问题,亟待临床采取科学的医护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切实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的综合护理服务模式,是基于患者围术期感染因素系统分析后,针对性实施的系列护理服务措施;通过术前健康宣教及皮肤准备护理措施,良好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重视,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风险。术中,依托多元的无菌操作管护措施,减少了细菌侵袭切口的几率,保障了患者临床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术后,依托患者切口管护、疼痛干预、环境维护等综合护理措施,有效促进了患者预后康复,发挥了临床护理服务的现实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外科手术全程贯穿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同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41例患者,有效提升手术质量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综合运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严婷,杭琤,张波等.胸腹腔镜联合术后非手术切口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2):2094.

[2]谭丽霞.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91.

[3]谈红梅.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护理方法的探讨[J].心理医生,2016,22(14):180-181.

[4]马慧丽,季雪莲,冀会萍等.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5):3832-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