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法宝——朗读背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语文学习的法宝——朗读背诵

郭强

◆郭强河北省武安一中056300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材日新月异,新教法也层出不穷。在这热热闹闹的“新”的背后,有对一些传统而有益的教法和学法的矫枉过正,从而造成了语文课改“剑走偏锋”的现象。对语文文本及语言材料朗读和背诵的忽视就是其中之一。我认为,无论何时,朗读和背诵都是语文学习的法宝。

一、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朗读,即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把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是学习语文最传统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也是听说读写四种基本功之一。它是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意境、情趣、作者的感情等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是其它阅读方法无法替代的。

二、朗读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它对学生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朗读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会读,何能说?怎会写?朗读训练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很难想象,连一篇文章都读不清楚的人,会是一个能言善辩、文笔优美的人。

三、朗读是培养语感、领会文意的有效途径。品味文章语言、准确理解文意常常要借助朗读,朗读是打开文章大门的一把钥匙。朗读帮助人们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陶冶了人们的性情,所以说朗读是一种语言整体感悟,言文之妙,情感之真,全都可通过朗读求得。

朗读和背诵是密不可分的,朗读是背诵的前提和基础,背诵是朗读更高层次上的要求。一篇文章,在教师的点拔指导下由学生自行朗读、背诵,进而品味、领悟,把握课文的真正意蕴和表现手法,要比教师喋喋不休的说教要好得多,它不仅有助于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培育。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至理名言无不说明读和诵的重要性。而在二者的关系中,诵又在其上,背诵是一种积累,诵能促成转化,诵能“化腐朽为神奇”。

一、背诵可以为思维创作积累语言材料。大脑是贮存知识财富的仓库,如果头脑空空,则难以进行思维。一位著名语言家说得好:“学中文的人,不能熟读背诵千儿八百文章,就打不好基础,学出去也是个空架子。”综观近年高考的优秀作文,其丰富的材料、丰满的人物形象、独到的语言魅力、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全文显示出一种丰腴之美,应该说这与考生丰富的材料储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有敏锐的思维、旁征博引的文才,能出口成章,就需要有背诵的积累。

丹麦语言学家耶斯培森认为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培根也说:“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

二、背诵可以锻炼人们的记忆力,促进学习。记忆力靠锻炼,“用则进,不用则退”,经常背诵可以养成习惯。许多人还有意通过背圆周率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如苏步青能背诵小数点后一百多位的数字。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幼年记忆力不好,自己总觉得逊色于同窗学友,于是他暗自发愤,一再背诵,直到十分流畅才去休息,所以后来他的记忆力出众,对千年史料了如指掌,司马光得益于背诵之功,因此直到晚年还坚持运用这种方法。青少年时代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如果不趁此机会多积累一些知识、储存一些养料,岂不是资源的浪费?如果一个人的脑袋像一个空洞的容器,又怎能指望从里面倒出东西?同理,各科的学习如果没有本学科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从何而来?应用从何而来?又怎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综上所述,朗读和背诵是一种行之有效、颇具价值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教学上,我们应如何做好朗读和背诵训练呢?

首先,提出朗读要领,进行朗读指导。从要领上说,朗读并非只要出声就行,“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不行的,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多种感官同时运用,记忆效果最佳。即朗读时注意力集中,眼观朗读材料,看清每一个字,读准每个字音,做到口中念、心中想,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内容、意境,读出文章的韵味。在技巧上,要指导学生控制好语调高低,把握好节奏舒缓,突出重低音,注意表情等。对于一篇文章,一般来说,记叙、说明的句子要读得平实、清晰,议论、抒情的句子要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情感,描写的句子要读得绘声绘色、精妙逼真……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朗读材料,并通过示范朗读或听录音朗读,用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落实朗读要领,进行朗读训练,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在这方面做过成功的探索,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部分早读课时间坚持教学生读诗,以涓涓诗歌甘泉渗入学生心田,每周两三首,每次一二十分钟,精心浇灌,学生兴味盎然。

其次,开展朗读比赛。朗读比赛既是对学生朗读水平的一次检测,也是对学生朗读训练的一种激励。通过朗读比赛,可进一步规范朗读要求,在学生中树立朗读典型,通过传帮带和学生间的比学赶超,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这样,无论是在早读还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都能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第三,背诵目标明确,时常抽查考核。目标明确,往往能使人产生奋发的精神,激起浓厚的兴趣,大脑细胞积极活动起来,形成有利于记忆的兴奋中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背诵的篇章句段外,教师还可适当增加一些背诵材料,如意蕴深刻的、文质兼美的现代文或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像钱钟书的佳作、屠格涅夫的散文、《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同时,根据记忆规律,记忆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会越来越多,而如果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遍,虽费时少却记忆牢。因此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复习,并时常进行一些抽查考核。

第四,背诵要讲究方法。有时对艰深的内容可死记硬背,但大部分内容,讲究一些记忆技巧,理解了再记,可以节省时间,也记得更牢。如采用“字头记忆法”,将要背的每句话的第一个字串在一起,就不容易遗忘或卡壳。另外还有“趣味记忆法”、“图画记忆法”等,采用这些记忆法,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朗读背诵对于一个人的文学修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记忆力,储备知识,提高文学修养,还可以增强学生语言的表达力,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等都是有益的。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走一条踏踏实实、艰辛而有成效的道路,力避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使每个学生“腹有诗书”,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