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kV断路器二次原理解析和故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126kV断路器二次原理解析和故障分析

张芸

(身份证号码:3206821983****xxxx;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断路器是电厂和变电站的重要电力设备。它是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过程的实现者,其次断路器的准确动作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断路器的二次回路原理分解介绍,并简单介绍设计回路中可能的缺陷。

关键词:断路器二次原理;跳位监视;电机延时保护回路

断路器是电厂和变电站的主要电力设备。当电网正常运行时,它负责接通线路;当电网故障时,它配合继保迅速切断故障电流,防止事故扩大。因此断路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无论电力线路在什么状态(空载、负载、短路故障),只要给断路器动作命令,断路器就必须可靠动作。断路器二次回路的准确性对断路器的动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断路器二次回路原理简介

各个厂家常规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原理基本一直,现以一种图纸作为例子说明整个控制回路的工作情况。

图1

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主要由合闸回路,分闸回路,防跳回路,低压闭锁回路和电机延时保护回路构成。

合闸回路包含以下元件:合闸线圈HQ,辅助触点DL,防跳继电器辅助触点FTJ,储能行程开关CK1和CK2,低压闭锁继电器触点DBJ,电机保护回路继电器触点ZJ,电机启动接触器ZLC,远近控转换开关CZK1,分合闸转换开关CZK2。

合闸回路动作:常闭辅助触点DL在闭合位置即断路器在分闸位置,FTJ常闭触点在闭合状态即防跳回路没有动作,CK1和CK2在闭合状态即断路器已储能。DBJ,ZJ,ZLC继电器和接触器在闭合状态即表示合闸回路正常,CZK1此时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CZK2转换开关转到合闸断路器即合闸。

分闸回路包含以下元件:TQ跳闸线圈,辅助触点DL,防跳继电器辅助触点FTJ,低压闭锁继电器触点DBJ。

分闸回路动作:辅助触点DL常开触点闭合即断路器在合闸位置,低压闭锁继电器DBJ在闭合状态分闸回路正常,CZK1此时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CZK2转换开关转到分闸断路器即分闸。

防跳回路动作:辅助触点DL常开触点闭合即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此时若合闸按钮卡死一直在合闸位,FTJ继电器线圈得电,FTJ常闭触点断开合闸回路。若此时线路故障断路器跳闸,由于防跳继电器一直得电合闸回路一直断开,则断路器不会连续分合。

低压闭锁回路:当气压低到闭锁气压以下时,密度继电器MJ触点闭合,低压闭锁继电器DBJ得电,分闸回路和合闸回路断开。

电机控制及延时保护回路:CK1在断开状态即未储能状态则ZLC得电开始储能。ZLC自身带延时头,ZLC延时头在时间超过设定值时延时触点闭合。ZJ得电断开电机控制回路。即电机正常储能时CK1切断电机控制回路,若电机控制回路故障电机工作超时则由ZJ断开电机控制回路。

在断路器二次设计中会存在一些漏洞,设计时不一定能发现,等到了用户现场出现异常了才发现问题。

跳位监视接入点引起的故障

图2

图2的跳位监视回路接入点移动到了合闸现在后面,这种接法只能监视合闸线圈不能监视整个合闸回路。有时用户合闸跳位监视与远控合闸输入是共点的(图3),用户接线后,远控合闸已越过行程开关,即合闸回路在未储能的情况下,即得电,会导致线圈长期得电卡滞。

图3

电机延时保护回路缺陷

图4

电机延时保护回路ZJ继电器得电后,ZJ辅助触点自保持,这个回路一直得电。也就是说这个回路动作后不能自复位。只有人手动拉开控制回路小型断路器后回路才能释放。

结束语

本文对断路器的电气回路原理及其工程应用进行分析。重点是对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原理进行介绍,然后简单介绍了跳位监视接入点引起的故障和电机延时保护回路缺陷,希望我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断路器的控制原理。

参考文献:

[1]刘俊断路器的电气控制回路原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科技资讯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