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污染块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与修复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论污染块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与修复对策

俞栋

身份证号码:33062419890918xxxx中节能大地(杭州)环境修复有限公司310020

摘要:对于污染地块的调查,要对污染地块的采样布点、采样方法、样品收集等方面的工作认真对待。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现状,进而提出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修复对策,最后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解决污染地块土壤环境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污染地块;土壤环境;修复技术

1概述

结合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工作的开展情况可知,虽然国家对此提出了一些要求,但重视度却相对不足。在国家不够重视的情况下,此项工作的开展中大多存在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方式有效性不高等问题,致使管理与修复的成效长期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在环境形势已经极为严峻的当今,此项工作必须立即进行调整,并尽快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2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修复对策

2.1建立健全修复标准体系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地块的土壤污染问题,就必须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土壤环境修复标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最新颁布的场地评价导则,对污染地块术语、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方面的要求,对污染地块的土壤环境现状及修复技术的实际水平进行监测,从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方法、修复技术类型、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制定出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土壤环境修复标准体系,以此来对污染地块的治理修复进行规范。

2.2加快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规

从国内目前的总体情况上看,与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相关的政策、法规有所缺失,为此,有必要加快相关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如《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等,以此来对污染地块的申报、调查、防治、处理、资金保障以及责任追求等进行全面规定。此外,还应进一步明确污染地块的责任范围及主体,并建立健全与土壤环境管理有关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应当建立土壤污染信息公开制度,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土壤污染的眼中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防治工作当中;另一方面,应建立并逐步完善土壤修复制度,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修复,从而使被污染的土壤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至可利用状态。

2.3加大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

修复技术是解决污染地块土壤环境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鉴于此,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并加强国际合作,研制开发出一批符合我国污染地块土壤修复的技术。同时,还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大对污染地块修复产业的扶持力度,借此来为国内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的修复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撑。

2.4构建污染地块信息管理系统

相关部门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污染地块的调查工作,以此来了解并掌握国内污染地块的类型、土壤特征以及重点区域的分布等信息,同时,构建起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为土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这有助于管理工作前瞻性的提高。此外,还应加快建立不同类型污染地块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为土壤环境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例分析

3.1地块概况

某船厂,占地面积约为186700平方米,2009年11月,政府决定在此地兴建一个主题公园,为了支持这个主题公园项目计划,政府决定提供填海土地、相关基础设施和用地设施。为此,政府必须对此船厂进行拆除工作。从2011年4月至11月,共历时七个月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与采样,工作人员对该场土层的勘察。

3.2土壤调查的技术要点

合理制定采样方案,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拟定具体的采样位置、现场样本采集、确定检测方法、拟定样品数量、描述采样过程等等。

(1)采样布点要点。在采样布点时,可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选择相应的方法,如污染分布相对比较均匀的场地可以采用随机布点法;潜在污染较为明确的场地则可采用专业判断法;污染分布不均匀或是污染分布范围较大的场地,可以采用分区布点法或系统布点法。本案例中采用的是分区布点法,在厂区的平面图上按照40m×40m进行单元划分,每个单元格内布设1个采样点。

(2)采样方法。在采样时,可将土壤分为两层,即表层土和深层土,并按照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采样深度,若是场地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则应当多分几层进行采样,这样能够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本案例中分三层进行采样,即表层土、中层土和深层土,各层的采样深入分别为表层0.5m、中层1.5m、深层3m,共采集样品96个。采样设备也需要结合场地条件进行选择,并遵循合理适用的原则。如果是对原状土进行取样,则应当按照土壤类型及污染物理化性质等选用如下设备:劈裂采样器、套管采样器或是活塞采样器。当需要对含有挥发性污染物的样品进行采集时,应当减少对样品的扰动,不得对样品进行混合或均质化处理。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当按照污染物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保存,有机污染土壤的样品应当在4℃的条件保存与运输。

3.3土壤检测结果

由相关的检测结果得知,在该场地上存在苯、氯苯、硝基苯,杂填土与粉质粘土层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粉砂夹粉土层的污染比较轻,最大浓度出现在场地的正中心,该区域原为第二生产车间,主要生产的产品为硝基苯。

3.4场地风险评估

按照场地土壤调查获取的样品检测结果,确定粗需要制定土壤中污染物筛选值的种类及雾化毒性参数,然后运用C-RAG中土壤污染物的筛选值,去除掉可以忽略不计的污染物,在对超过土壤筛选值的污染物进行风险评估,为土壤修复对策提供依据。

3.5土壤修复对策的对比与选择

在选择土壤修复方案时,应对如下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人体健康与环保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治理效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总体费用、周边居民的接受性。结合该污染地块的基本特征以及污染物的具体特点,并对目前较为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进行分析,适用于该场地土壤修复的技术有以下几种:化学氧化技术、生物通气技术、焚烧法、换土法。从技术的角度上看,可以选用一种最为经济且有效的技术;站在工程措施的层面上,则应以原位修复技术为主,异位修复技术为辅,这样能够防止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需要着重阐明的一点是,在启动大规模土壤修复工程前,必须对拟定采用的修复技术进行现场试验,同时要对技术的经济性加以评估,只有确保所选用的技术各个方面均符合要求,才能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污染地块的土壤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此,应当认真分析污染地块的土壤环境现状,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合理、可行的管理修复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叶昊,李良忠,向明,等.电子垃圾拆解场地土壤重金属和溴代阻燃剂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5,5(3):293-297.

[2]陈钊.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土壤管理修复对策的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396.

[3]龙涛,钟重,邓绍坡,等.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中汞的化学形态及其环境限值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11):1-5.

[4]付璐.贺宇阳.台湾土壤与地下水A染管理经验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2(10).

[5]谢剑,李发生.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研究报告,2010年9月.

[6]陈鸿汉,谌宏伟等.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地学前缘,2006,13(1):216-223.

[7]无锡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我市已退役工业用地开展土壤修复的研究报告,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