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大众传媒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朱凯歌

朱凯歌黄河音像出版社河南郑州450003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

所谓大众传媒,即由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的载体。大众传媒通过其特有的作用机制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出了巨大的道德教育功能。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大众传媒在德育功能的发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增强大众传媒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提出政策性建议。

一、大众传媒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1.大众传媒自身的有利特点

首先,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广泛。从大众传媒自身的特点来看,以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为主要形式的传媒具有广泛性。这些传媒形式价格低廉,信息量大,易被人们广泛接受;它们的传播方式灵活多样。广播、电视更是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将信息传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大众传媒影响力的广泛性使其道德教育功能发挥作用,它能够打破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层次的界限对受教育者施加广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道德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扩大德育效果。其次,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增强。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往的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的隔离被打破,而诸如热线电话、移动通讯、互联网等交流方式已被应用到了传媒与受众的互动过程中。受众能够及时对媒介信息提出反馈意见,使大众传媒在选择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更加灵活、更具针对性。再次,大众传媒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大众传媒中除了书刊、报纸之外,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都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它们可以通过形象的视、听再现为受众营造近乎真实的虚拟世界。大众传媒生动形象的特点,使它能把道德规范、价值观念隐含于娱乐信息中,使受众在娱乐中受到道德熏陶,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真正的实现愉悦与教育的统一。

2.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大众传媒不仅要在市场经济中做好经营运作、谋求经济利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当然,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就包含了其社会道德责任——大众传媒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更确切地说大众传媒的社会道德责任是大众传媒德育功能发挥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只有媒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够以社会利益为重,真正的承担其在社会道德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反之,如果该媒体的德育功能失去了其德育功能上的伦理支持,就背离了大众传媒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的方向。

3.良好的政治环境

我国的大众传媒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媒体,它的大众性决定了其注重社会效益的一面,另外,鉴于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我国已把传媒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大众传媒的人民性和制度化促使其承担了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的任务。近年来,随着新兴传播媒体——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大众传媒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在高层次政治会议中多次提及关于如何利用好传媒资源促进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各类大众传媒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各类互联网站都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教育网站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二、大众传媒在德育功能发挥过程中的消极因素

1.我国传播媒体在国际传媒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到干扰

建国以来,尽管我国大众传媒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大媒体不论是从制作理念、表现手法,还是在运作方式、技术设备上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若从大众传媒的传播功能上来说,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却是相当明显的。以电视为例,我国电视在世界的覆盖率及真正进入到世界各地的用户数与收视率都十分有限。如,成立于1980年的美国CNN,目前已在1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亿多的用户;而我国的CCTV国家频率的电视讯号虽然可以覆盖全球,但目前却只有l9个国家的38个电视机构签订了电视节目落地传播的协议。此外,西方卫星电视已覆盖中国全境,BBC、CNN等20多个卫星频道密布我国上空。"由于卫星可传送几百个电视频道,各个国家对信息寡头空中扩张的控制力日益减弱,西方文化在不可阻挡的传播着"。另外,广播电视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使网络电视成为可能,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直接收看很多国外电视。传媒与政治、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球化时代的传媒仍然是各国政治、舆论斗争的工具,在这一点上,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渗透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在国际传媒格局中处于弱势的我国传媒来说,难免受到西方道德文化信息对我国主流道德文化信息的冲击。这种道德文化上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众传媒道德教育的作用,造成接受个体价值选择上的迷惑,影响到正确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在一定程度上进人了市场运作的轨道,大众传媒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大众传媒的生存状况,大众传媒对经济效益的重视也是空前的。“把电视变成私人的、盈利性的行业意味着利用电视这个媒介把观众送到广告客户那边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为观众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播放一些最能吸引观众的节目变成了获取利润的关键。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市场经济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大众传媒容易出现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和忽略社会效益的倾向,从而给大众传媒道德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带来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1)媚俗的文艺节目混淆了受众的视听。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传媒将浅层次、平面化、程式化的文化节目作为主要传播内容。集中地表现为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品位低俗,一些影视剧脱离生活、题材雷同、情节模式化。但总体上来说,我国还处于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缺乏的阶段,所以在短期内这些低成本、低水平的文化快餐还是能够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如,对封建皇帝、大款富婆、白领丽人之类的重复描述背离了大众传媒本质上应具备的"大众情结";背离了作为人民的喉舌关注民生的基本原则。低层次的文艺作品给大众传媒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削弱了大众传播的道德教育功能。切特罗姆曾指出:''如果一本畅销书或是一部电影迎合着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2)制造错误的价值导向。大众传播应当通过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来帮助人们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的。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正处于急剧的变化与融合过程中,因此这个时期我们更需要成熟的社会舆论,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道德选择,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邵道生在《中国社会的困惑》一书中说:"在社会转型期更需要成熟的社会舆论,剧变的社会需要正确的社会导向。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报纸、我们的舆论却总是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在纯商业竞争机制下,媒介在决定报道方针时,常处于这样的选择之中:一旦自身选择恪守道德,而其他的传媒罔顾道德作不计社会后果的报道,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它势必将承受不利的经济后果;反之,它就能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实现较高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这样的选择机制下,绝大多数新闻传媒会不顾社会利益,选择不择手段的报道方式成为商业竞争中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大众传媒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抉择中,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媒介自身的行为失范抑制了道德教育功能,大众传播道德教育功能是否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能否起到协助维系社会固有道德规范的作用,关键是取决于大众传播的从业者。从业者的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大众传媒能否传递真实的、积极的道德文化信息,是能否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的保证。美国新闻评论家约翰·赫尔顿也说过: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道德价值,它即刻便变成了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就会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目前我国大众传播从业人员具有较高道德素质与职业水准,但并不等于他们在工作中无可指责,有的大众传播从业者道德失范现象亦十分明显。正如克里斯蒂安所说:''所谓专业报道就是利用人们病态的喜好来提高发行量。"如果大众传播从业者放弃了对职业道德的遵守,那势必严重抑制大众传播的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甚至使之丧失扶正祛邪、以正视听的道德教育功能。如,部分传媒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争取更多的受众,把迎合人们低级趣味的隐私跟踪、淫秽暴力的内容充斥到版面或播放时间。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大众传媒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但是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阻碍了传媒德育功能的充分体现,而这种现象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