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效果

张文良

张文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医院疼痛科015000)

【摘要】目的观察银质针的二种不同部位导热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33例,B组35例。A组根据压痛点分布给予系统的银质针针刺腰、臀、髋、大腿根部、膝部;B组行单纯的膝髌下脂肪垫银质针针刺,每个部位针刺1次为一疗程,一般需要两个疗程。一个月后做疗效评定。结果A组治愈28例(78%),好转11例(33%);B组治愈3例(8%)好转7例(2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临床总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系统的银质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密集型银质针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痛

【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79-02

膝关节疼痛是骨科常见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一般采用针灸、理疗,关节内注射臭氧、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注射液,银质针膝膑下脂肪垫针刺导热治疗,治愈率低,远期效果不佳。笔者以软组织外科理论为指导,运用密集型银质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现在报告于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8例85个膝关节。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43个膝关节;病程最短3年,最长9年;年龄50—70岁,对照组35例,40个膝关节;男11例,女24例;病程最短4年,最长10年;年龄54—71岁。

1.2临床症状与体征

活动痛(包括上下楼痛、行走痛及下蹲痛68例,患膝肿胀,髌下脂肪垫压痛68例;腰(腰骶部、脊柱旁)臀(臀大肌、臀中肌)髋(髂翼外三肌包括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大腿根部(股内收肌附着处)压痛55例。患膝肿胀,浮髌试验阳性27例。X光片示68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实验室检查:风湿四项,血尿酸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对原发病灶腰臀髋膝系统银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膝髌下脂肪垫银针针刺加热疗法。每个部位针刺一遍为一个疗程,一般需2个疗程。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自然放松,膝后垫枕,于膑骨下1/2段髌尖粗面,髌尖边缘或髌尖下1cm处作针距1cm向上开口弧形进针点群,甲紫标记,常规皮肤消毒,以1%利多卡因皮内注射做直径0.5mm皮球后,选用4号银质针,针尖向髌尖粗面脂肪垫附着处为中心刺入,布针16枚。治疗组除膝脂肪垫外,针对腰骶部、髂翼外三肌或耻骨结节、耻骨上下支内收肌附着区压痛区,同样给予密集型银针直刺、斜刺或骨膜下刺,布针5~40枚不等。针尾置艾球,点燃艾球后,火热经针体向病变处传导,艾球燃尽针体变凉后起针,碘伏消毒针眼,让其暴露。间隔十天进行第二疗程。

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疗诊断疗效拟定》

1、临床治愈膝痛消失、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恢复原工作。

2、好转膝痛好转、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

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由上表统计分析系统的腰、臀、髋、膝诊疗组与单纯的髌下脂肪垫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1一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

讨论

宣氏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中,关于膝髌下脂肪垫损害,在膝关节疼痛中重要性及其产生机制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膝关节疼痛病因病机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改变了传统的概念中,将骨组织变化和损伤作为致病因素的错误观念,而将疼痛产生因素归为原发性膝髌下脂肪垫损害和慢性腰、臀、髋部的继发性传导痛。[1]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仅仅针刺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疗效较差,大多数需要进行系统的腰、臂、髋、大腿根、膝部针刺才能消除症状。[2]通过一年随访,系统的腰臀,髋,大腿根针刺远期疗效稳定,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用密集型银针对腰、臀、髋、膝分区辩证治疗,改变了过去膝痛治膝单纯治疗膝髌下脂肪垫疗效极差局面。密集型银质针导热通过热效应能更快,更持久传到病变区,从而消除无菌性炎症,松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解除疼痛[3]。总之慢性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同时必须把握整体观念,采用辩证施治原则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宣蛰人,主编.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最终版.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376~377).

[2]胡忠根,张全爱.银质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害性膝关节痛64例.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4:99~100

[3]叶刚,董章利,马余鸿.银质针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32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