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商秀梅

商秀梅(盐城市中医院22400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299-02

【摘要】临床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体系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是衡量和监测护理安全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尺度,设置合理、内容全面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护理管理人员对临床护理安全质量进行监控与客观的评价。随着卫生法规、法律不断出台与完善,病人维权意识不断加强,护理安全更显重要.为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现分析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方法,提出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应适应社会发展,评价方法应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服务理念,注重病人的反馈,不断改进护理评价标准,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指导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质量评价

随着护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建立科学、系统、先进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更好的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质量管理要求,更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水平,让更多的病人受益,已成为护理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1]。现根据临床工作的总结,将我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及改进方法综述如下:

1.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

1.1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缺陷偏重于对护理技能的考核,评价内容大多数是具体的评价指标,重视于形式统一,强调标准化的传统模式[2],偏重于对基础质量和终末质量的评估,对环节质量控制及评价不够,评价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注重病人的反馈,很少照顾病人的感受,偏重于制度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违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用此评价内容来衡量临床护理工作,失去了其评价的真正意义。

1.2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发展趋势及改进方法调整护理质量的评价内容,注重病人的需求,使评价内容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将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定在是否满足病人健康需求上,在强调具体技术指示的同时还应将病人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出院指导的落实率及正确率列入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3],因此,各级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制定评价内容,不仅要考评护士的各项工作指标还要重视病人的感受,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1]。

2.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2.1护理质量评价的实施者偏重于护理管理人员,病人监督所占的权重不够,多年来护理质量管理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患者主观指标的评价未能考虑,其实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们不仅关注护士为病人所做的工作,更注重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病人的观点才能反映他们的需求,即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才是最客观最公正的[4]。

2.2改进护理质量的评价方法,增加病人对护理质量评价的权重。为了综合地,全面地评价护理质量,指标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结构评价指标,环节评价指标与终末评价指标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重视整体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成本及患者满意度,并对医院具有横向、纵向的可比性[5],护理质量标准和指标的设置要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目标密切结合,以患者的需要为宗旨,以行为指导为主导指标,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通过技术指标来保证行为指标[6],护理质量评价应以满足患者需求为标准,以患者实际反馈为基础,改进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三级结构

3.1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应视为三级结构,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评价,护理人员评价体系偏重于基础质量和终末质量,环节质量力度控制不够,导致不能主动的控制护理质量,只能通过终末质量标准反馈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应加大对病人直接护理的评价力度和权重[7]。

3.2为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注重环节监控,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增强全面的护理质量观,建立和完善与环节质量相关的监控系统是必要的,郭莉等[8]建议在我国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中增加“过程监控能力”这一反应整体护理的标准,将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控制在各个环节中。

护理人员评价标准是衡量护理工作的准则,是护理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护士工作的指南[9]它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通过护理评价,可客观地反映护理质量和效果[10],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求护理质量评价内容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护理质量评价过程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科学、准确评价的前提[11]。因此,应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护理质量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标准,以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结果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段丽丽.当前我国护理质量评价的现状及改进方法.护理管理杂志,2007.7(4):23.

[2]陆静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J].现代管理,2005.11(1):54.

[3]刘岩.整体护理质量管理及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3);185~186.

[4]陈念娟,李武平,孙艳平等.注重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调查的导向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91.

[5]曹阳,张罗曼.医疗质量的评价方法.中国卫生统计,1998.15(5):34.

[6]尹爱田,李署光,张兴旭.对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3(21):169.

[7]韩忠福,张黎明等.护理质量要素分析与控制操作探索.中国医院管理,1998.18(10):14.

[8]陈欣怡,马继红.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护理质量评价方法的新思路[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123.

[9]郭莉,张培君,张建华等.北京地区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体系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603~606.

[10]徐丽.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1.16(9);556~557.

[11]卢素宏.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应用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