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探究

林伟国1陈玲玲2陈敏3

(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细致研究并分析最近几年国美外与脂肪肝研究有关的结果,并做了合理的总结与归纳。结果脂肪肝的形成和肝脏脂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细胞色素、脂质过氧化作用等有关;防治脂肪肝的药物与方案还较为缺乏,养成科学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定期体检、长期锻炼等是早期发现及防治脂肪肝的有效途径。结论脂肪肝具有十分复杂的发病机制;早期发现及预防是防治脂肪肝的关键。

关键词:脂肪肝;发病机制;防治措施

脂肪肝指的是基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肝细胞脂肪积蓄及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疾病类型,通常可划分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以肝细胞脂肪积蓄及脂肪变性为主,患者一般没有过量饮酒史;酒精性脂肪肝是因长期过量饮酒造成的肝细胞发生脂肪性病变的一种疾病。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及时治疗、早期干预一般都可恢复正常,因此也具有较高的可预防性。

一、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1.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乙醇是导致人们患上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人们摄入体内的过量乙醇可在肝脏代谢中消耗掉大量的细胞色素及辅酶,导致肝脏出现代谢紊乱问题,从而使得肝脏代谢脂肪的功能降低并逐渐成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研究数据显示,人们每天摄入体内的乙醇量超过40克的话,也就相当于连续5年每天饮用1500毫升啤酒或100毫升50度的白酒,那么其发生脂肪肝的几率就为57.7%,饮用者中有25%左右会出现肝硬化,有2.5%左右会出现肝癌。一名健康的成人如果在短期内摄入大量乙醇(大约每天饮用150克),连续饮用10天左右,很可能会成为脂肪肝患者。乙醇进入人体代谢之后会形成损害肝脏的乙醛,还可和身体中的蛋白发生反应形成抗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从而损伤肝脏,这也是可能导致脂肪肝发生的一种因素。有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乙醛可通过消弱PPAR-α的功能及提高SREBP-1的表达能力以推动脂肪在肝脏中快速堆积。PPAR-α是人体中威胁机体健康脂肪酸正常代谢的关键,而在PPAR-α中脂肪酸是核心配体,如果脂肪酸逐渐增加含量的话,PPAR-α就会被快速激活,从而使得脂肪酸代谢酶增加合成量,最终逐渐将脂肪酸含量调节到正常范围。SREBP-1属于一种转录因子,可诱导和脂肪合成关系密切的酶基因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比如ATP柠檬酸盐裂解酶、ACC、脂肪酸合酶。在乙醛的作用下,PPAR-α降低活性,而SREBP-1则会提高表达能力,那么和脂肪代谢关系密切的酶减少了合成量,和脂肪合成关系密切的酶提高了表达能力,最终增加了脂肪合成量。

2.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2.1摄入大量的高糖高脂饮食

脂肪酸与甘油是合成脂肪的主要原料。如果人们大量、长期摄入高脂食物的话,小肠吸收与生成的甘油与游离脂肪酸就会增加,同时血液中也会同步增加脂肪乳糜微粒的含量,这就会导致肝脏摄入的脂肪酸数量明显增加,最终合成大量的脂肪。当肝脏中形成的脂肪量大于自身运转能力的时候,就会积蓄大量脂肪,从而形成脂肪肝。有研究者发现,人们的饮食中如果脂肪含量过高,其体内的4型脂肪酸的蛋白转运及脂肪酸蛋白结合表达能力明显增强,起初属于适应性反应的一种,但是随着4型脂肪酸转运担保及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不断加强,会使得肝脏脂肪出现代谢失衡的情况,从而引发脂肪肝。另一方面,饮食中糖分含量过高,就会使得糖在人们的体内酵解后形成大量的3磷酸甘油,从而为肝脏提供大量的合成脂肪的原料。

2.2VLDL分泌与合成障碍

肝脏合成脂肪之后,和胆固醇、磷脂、载脂蛋白等结合后形成VLDL,接着通过肝细胞分泌之后进入血液。载脂蛋白B100是极低密度脂蛋形成的核心载体蛋白,如果合成量较小的话,就会造成VLDL分泌与合成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合成之后无法及时排出,这就导致大量脂肪蓄积在肝脏中。

2.3胰岛素抵抗

从1966年有研究者发现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高于常人之后,又有大量研究发现脂肪肝、冠心病、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病人的胰岛素水平都略高,也就是存在胰岛素抵抗问题,这就使得人们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更加关注。有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独立因素,大多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都存在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紊乱问题,并指明胰岛素抵抗同时是借助两种途径使得脂肪在肝细胞中蓄积。具体来讲,胰岛素抵抗引发脂肪在患者肝脏中蓄积的途径为:①胰岛素抵抗使得血清内不断增多游离脂肪酸,而肝细胞大量摄入脂肪酸造成线粒体超载氧化,从而增加了脂肪酸在肝细胞中的存储量。②血清中增加的游离脂肪酸还可通过对胰岛素信号的抑制来降低清除胰岛素的能力,最终提高了胰岛素的抵抗力。

2.4脂肪酸β氧化障碍

脂肪酸β氧化的核心场所是肝脏,如果脂肪酸β氧化活动在肝脏中遇到障碍的话,就会使得肝脏中脂肪及游离脂肪酸加速堆积,引发脂肪肝的出现。通常情况下,脂肪酸β氧化都需要在线粒体内进行,如果线粒体出现功能障碍或受损的话,就会影响线粒体内各种脂酸的正常氧化,从而出现脂肪酸β氧化障碍。有研究人员发现,3氧脂肪酸借助对线粒体脂肪酸氧化进行强烈抑制的方式,就可造成脂肪肝的形成。另一方面,长链脂肪酸于线粒体外发生活化之后,可在肉碱的转运下才能到线粒体中氧化,如果合成的肉碱不足就会导致脂肪酸β氧化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

二、脂肪肝的防治措施

1.预防脂肪肝的措施

脂肪肝属于肝脏脂肪代谢方面的疾病,病理最早表现在游离脂肪酸及肝脏脂肪的堆积,没有引起重视与及时发现,造成脂肪肝逐渐发展成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所以,早期发现及预防是防治脂肪肝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长期吃高糖、高脂食物,也不长期饮酒,通常都可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出现。另一方面,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也可优化人体代谢脂质的能力,从而推动机体加速新陈代谢,提高脂质在体内的分解、转运及排泄速度,这将会预防脂肪肝症状的出现。同时,定期检查(例如定期到体检科做B超检查或CT检查),可及时发现并及早治疗脂肪肝,从而预防病情朝着不良方向发展。

2.治疗脂肪肝的措施

轻度脂肪肝具有很强的可逆性,假如患者肝功能没有异常情况,就无需药物干预,只有优化饮食结构、纠正饮食习惯,并多做体育运动,病理症状一般很快会消失。而重度与中度脂肪肝病人血清胆红素及血清氨基转移酶通常都会有一定程度升高,以及碱性磷酸酶异常等情况的出现,这说明病人的肝脏功能有所降低或肝脏有一定损伤,因此需要依据具体症状用药物干预治疗。当前,治疗脂肪肝常用的西药有谷胱甘肽、牛磺酸、熊去氧胆酸、马洛替酯、磷脂、调血脂药物等。其中,调血脂药物涵盖有考来烯胺散、笨样酸类、还原酶抑制剂、烟酸类等,主要用来治疗高脂血症类型的脂肪肝。有研究者用辛伐他汀对16名高脂血症脂肪肝病人做干预治疗,持续时间为6个月,通过抽血检查发现,该治疗方式没有降低病人的肝功能,并且TG、TC下降明显。磷脂可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与流动性,还可对肝细胞进行有效保护。马洛替酯可推动蛋白质和政,能对低蛋白血症进行明显纠正,具有显著的改善脂质代谢及肝功能的作用。而熊去氧胆肝酸可降低患者血脂,还可抑制单核细胞形成细胞因子、稳定肝脏的细胞膜,因此具有增强肝功能的作用。谷胱甘肽可以清除自由基,在对肝细胞线粒体正常功能与结构方面的维持作用十分明显,可确保肝脏脂肪酸的β氧化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在治疗脂肪肝方面,常用的中医方法有益肾软坚煎、健脾消导活血化瘀法、肝脂消颗粒剂等,都可对康脂质过氧化、自由及合成等产生抑制作用。三七在对血清中瘦素进行降低的过程中,还可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出现。糖肝煎(由茵陈、茯苓、柴胡、党规、白芍等制备)可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及IR降糖的作用。

总之,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并且和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血糖异常、脂质紊乱、肥胖等并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针对这一情况,要想摆脱脂肪肝的困扰,就需要人们在充分了解脂肪肝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借助调整饮食习惯、优化饮食结构、加强体育运动、定期体检等方式对脂肪肝进行有效预防,最终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赵晴,赵文霞.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2):154-156.

[2].研究发现高脂肪摄入导致脂肪肝的发病机制[J].食品工业,2017,38(03):185.

[3]阿赛古丽,贺猛,张纯.甘肃省少数民族人群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293-3294.

[4]戴文聪.非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模型的建立及依替米贝、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

[5]贾丽,王天初,李权.铁超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关系研究近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02):193-194+217.

[6]顾伟根,冯静亚.超重和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甘肃医药,2015,34(02):109-112.

作者简介:林伟国(1969-12),男,福建福州人,本科,副主任,研究方向: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