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韩可梅张瑞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中学韩可梅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中学张瑞

课标要求与分析:

以《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既注重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标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分析:前置条件是在地图上,行为动词是分析、指出,学习水平是掌握,学习内容是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教材分析: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新课标要求掌握台湾的基本概况,领土归属、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及外向型经济,台湾省面积不大,却是中国地理四个单独省区中一个必学省份,充分体现台湾省在我国地位的重要性。

教材设计分为三部分:“不可分割的领土”主要介绍了台湾岛位置和范围及海峡两岸期盼祖国的统一;“美丽富饶的宝岛”介绍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物产丰富,是美丽的“宝”岛;“外向型经济”介绍台湾的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变化。三部分知识联系紧密,让学生明确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然地理概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有条理,教学时根据课本上的编排顺序进行学习,使学生有一个从自然到人文的渐进过程。

学情分析:

优势:八年级学生通过对世界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但对新的地理事物有好奇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以感性知识为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置要适当,不宜过难。

劣势:读图、识图、用图能力较差,课堂教学中加强指导与训练。

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外向型经济”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台湾自然地理概况;2、农产品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外向型经济

课标要求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的学情角度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物产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的全面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从而使学生对台湾有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课堂上运用文字、数据、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与原因,培养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分析史时材料,让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流程:

活动一、设置情境,新课导入(预设时间2分钟)

多媒体配乐朗诵《乡愁》,让学生谈谈诗歌中“浅浅的海峡”说明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自然得出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任何国家想搞分裂、企图强占中国领土是绝对办不到的。

【设计意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本课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

(点评:诗词导入,简洁明快,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意义深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目标明确。)

活动二、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合作探究(预设时间20分钟)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5分钟)

自主学习一:自读课文65-66页,图7.41“台湾省的地形”完成以下内容:

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台湾海峡、福建省、台北、高雄、基隆。

2、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小组合作: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设计意图】:通过在图上查找地理事物,使学生对台湾省有个整体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看图,为学生读图、识图、填图奠定基础,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突出重点。

结合史实资料,说明台湾与大陆的地缘、血缘、文化历史渊源,突出人地关系,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点评: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注重学生读图、填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尊重,重点突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各有所得,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0分钟)

台湾省位置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优异、风景秀丽,名胜众多,物产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下面我们就从地形、气候、物产方面分析宝岛台湾的“宝”。

自主学习二:自读课文67-68页,读图7.41“台湾省的地形”、图7.43“台湾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7.46“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多媒体展示台湾多种热带经济作物。完成以下内容:

1、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什么部位?气候类型及特征?

2、台湾地形以什么为主?森林资源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3、台湾矿产种类有哪些?分布在哪里?

4、台湾有哪些美誉?为什么会有这些美誉?

小组合作:台湾物产丰富,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教师指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分析)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69页表7.2,说出美称的含义。

【设计意图】: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分析独特的位置特点及地形,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在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此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树立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

(点评:能从重点和难点角度出发设计问题,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拓展思维,突出地理学科特点,从地图上获取知识,又将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图上)

(三)外向型经济(5分钟)

多媒体展示台湾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自主学习三:自读课文69页,读图7.47“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力因素”完成以下内容:

1、20世纪50年代,在“宝”字上做文章,经济以什么为主?

2、20世纪60-90年代,在“岛”上下功夫,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3、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结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三个阶段出口产品、出口产品特征、主导产业类型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讨论中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地观、环境观,突出“外向型经济”这一重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点评:注重开放课程资源,拓展了教师与学生活动的空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直观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三:强化知识,理解记忆,课堂测评(预设时间15分钟)

练习册《资源与评价》45页

1、预习自测:在图中填注:①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②A福建省B台湾岛C湖湖列岛D钓鱼岛E玉山F日月潭的代号;③用虚线绘出北回归线。增强读图、填图能力。

2、基础过关:选择1-6题,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能力提升:1-4题,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遵循课标,突出思想性、基础性。

4、拓展延伸:材料一、二分析题。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去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及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3、4、两题部分学生可以不做。

(点评:依据课标重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检测当堂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活动四:梳理课堂知识、归纳总结(预设时间3分钟)

1、学生用2分钟时间回顾本课所学重点知识进行小结。

2、学生谈谈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有哪些主要收获。

教师总结:(配乐《阿里山的姑娘》欣赏台湾的自然风光)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认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板书设计:略

(点评:锻炼学生对重点、非重点知识的把握程度,学生自主处理本课知识,效果更好。)

总体点评:本节课以问题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填图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学习兴趣得以培养,能力得以提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合作交流-课堂测评”,体现了地理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营造了开放、民主、合作平等的课堂氛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活动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