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初期浓度监测结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肾移植术后初期浓度监测结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张春媛白玉梅高建托亚

张春媛白玉梅高建托亚(解放军281医院泌尿外科66100)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250-02

【摘要】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初期,联合应用PPI类药物的同时,麦考酚钠肠溶片的血药浓度及其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均相酶免疫检测法监测全血霉酚酸浓度,对近1年来25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初期(3天,7天,10天,14天,30天)全血霉酚酸浓度进行监测,同时观察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25例次全血霉酚酸浓度中115例次(92%)在1-3.5ug/ml的范围内。胃肠道不良反应3例(12%)。结论:肾移植术后初期,联合应用PPI类药物的同时,口服麦考酚钠肠溶片,霉酚酸浓度良好,在预防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免疫排斥的同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霉酚酸,麦考酚钠肠溶片,PPI,不良反应。

肾移植已成为治疗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一种较好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患者的原发疾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配型(HLA)以及免疫抑制剂等。对肾移植患者监测血浆总MPA浓度,有利于个体化应用,指导合理的临床用药[1]。肾移植术后初期,为排异高峰期,早期良好的药物浓度特别重要。EC-MPS(麦考酚钠肠溶片,商品名Myfortic,米芙)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为MPA(霉酚酸)。与MMF(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Cellcept,骁悉)不同的是,EC-MPS是MPA的肠溶制剂,现将我科对近1年来25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初期(3天,7天,10天,14天,30天)全血霉酚酸浓度进行监测,同时观察患者的肾功能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05月,在我院住院监测全血霉酚酸浓度的肾移植患者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5-62岁,平均40.65岁,平均体重56.7kg;监测节点选为术后3天,7天,10天,14天,30天;

1.2治疗方案

肾移植术后采用他克莫司(赛氏Tac胶囊)或他克莫司胶囊(FK506)+麦考酚钠肠溶片(Myfortic)+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药用药方案。EC-MPS于手术前1小时开始口服,起始剂量为720mg,2/日,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剂量。术后1周内静脉应用泮托拉唑钠(或奥美拉唑),1周后改为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

1.3血样采集

采血时间为晨起服药前,取静脉血2ml,置真空采血管内,当日测定全血霉酚酸浓度。

1.4血药浓度测定

1.4.1试剂和仪器德国西门子公司(珠海丽珠公司代理)试剂及西门子S-yva药物浓度监测系统,高速离心机。

1.4.2测定方法所有采集的标本应用均相酶免疫检测法测定全血霉酚酸浓度。

2结果

60例次肾移植患者全血霉酚酸浓度测定值,其中36次(90%)在:1-3.5ug/ml的范围内。胃肠道不良反应2例(10%)。

3讨论

霉酚酸(MPA)是一种高效的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能够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2]。EC-MPS在患者体内发挥效应的成分即为MPA。一项综述研究[3]表明使用EC-MPS的患者较少由于GI(胃肠道)不良反应而调整剂量。由于长期各种肾病药物治疗及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多合并消化道疾病,在肾移植术后初期,常规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时,可使原有疾病加重或形成新的消化道疾病。质子泵抑制剂(PPI)是肾移植术后常规消化道粘膜保护药之一,但PPI类药物可以减少MMF水解作用[4]。因为MMF水解高度依赖胃内的酸性环境,而PPI可抑制94%胃酸分泌达2小时。因此,PPI类药物使部分患者MMF的MPA暴露量达到治疗标准受到影响,引发AR(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性血管损伤风险升高。EC-MPS由于在肠道碱性环境下释放吸收,因此不受此影响。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使其成为合用质子泵抑制剂肾移植患者较好的一种选择。合理的选择药物,有利于形成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及移植肾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赵菊平徐达周佩军等,肾移植术后早期霉酚酸(MPA)浓度监测[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8月第3卷第4期:299-301;

[2]程晟,史丽敏霉酚酸治疗药物监测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第31卷第6期:490-492;

[3]宗欣,谢颖,孙利华吗替麦考酚酯与麦考酚钠肠溶片用于预防肾移植后免疫抑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综述[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1年1期:43-50;

[4]马一平,实体器官移植患者霉酚酸的药动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天津药学,2011年第23卷第3期: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