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小区工程设计中的人本主义关怀

/ 2

安置房小区工程设计中的人本主义关怀

牛增奇

牛增奇(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摘要: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的农民成为拆迁安置对象。文章以人本主义的角度,认为在安置房工程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品质,分析了安置房小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以期指导具体工程实践。

关键词:安置房小区,工程设计,人本主义

Adiscussiononthepeople-orientedintheengineeringdesignofresettlementhousingestate

Niu-Zengqi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Urbanization,moreandmorevillagershavelosttheirlandandbecomerelocationobjects.Atthepointofpeople-oriented,thearticledeemsthatweshouldemphasizingqualityinthedesignprocessofresettlementapartment.Itmadeanalysisaboutthemainproblemsintheconstructionofresettlementhousingestate,discussedthedesignmethodsofpeople-oriented,soastoguidethespecificengineeringpractice.

Keywords:resettlementhousingestate,engineeringdesign,people-oriented

1引言

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征用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安置房工程是由政府主导的对被拆迁住户进行房屋安置的建设活动。住进楼房后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需要适应快速城镇化的进程,这对于大多数失地农民来说,可能是及其不适应的过程。安置小区品质不高,主要表现在高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功能与安全等方面考虑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施工质量差。在安置房小区工程设计时应全面深入认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适宜的设计方法。

2安置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项目立项仓促

近年我国每年的安置房工程数量庞大,地方在项目选址和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许多项目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便仓促立项。各地照搬照抄的现象比较普遍,盲目追求建设速度使安置房在项目选址、工程设计、建设施工、产品分配等环节不能够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

2.2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我们以《成都市拆迁安置房建设标准》为例,标准规定:容积率可根据地块实际状况适当提高,多层原则上不高于2.0,建筑密度不大于35%,一环路以内绿地率不小于25%,一环路以外绿地率不小于30%。以上的标准低于设计规范要求,拆迁安置房严格的面积控制、较高建筑密度、较高容积率、较低售价、较低绿地率,以及较低的设计收费均给建筑创作带来一定难度。

2.3工程设计缺少人本关怀

拆迁安置房工期比较紧张,开发商和设计单位没有充足时间对小区整体环境、套型设计、日照通风、配套设施、外立面等方面做深入研究。更为严重的是人为把安置房档次降低,以节约投资,追求商业利润。这无疑偏离了国家安置房工程建设的初衷。笔者接触了一些安置房工程设计项目,实际上有些指标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低要求,有负责安置房项目的官员一再强调要节约投资,考虑多采用砖混结构,必须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尽量减少柱子,同时又压缩设计工期。

2.4施工质量令人堪忧

安置房用地是政府提供的政策性用地,政府对楼盘档次、户型面积、商业配套比例、市场销售价格等都有明确的控制性指标要求。由于土地成本较高,如果在各项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开发商难以承受,可能出现亏损现象,加上许多开发企业管理水平低,我们对工程施工质量十分的担心。

3人本主义理念引导的设计方法

3.1以人为本、注重品质的设计思想

设计师应结合开发建设具体目标,创造出人性化的生活空间,满足被安置者居住、休闲、娱乐、交往、运动等方面的需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当地特色的生态文明小区。德国在二战后为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短期内兴建了大量高品质福利房,工程造价一样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相关部门、设计师、开发商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合理利用资金和土地,尊重被安置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以人为本,对拆迁安置房的品质给予充分的重视和保证。

3.2保证小区总平面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总平面规划设计是提升安置房整体居住品质的重要环节。建筑的布置必须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间距;保证小区道路畅通,尽量做到人车分行,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结合,满足消防、救护的需要,有条件的可以考虑设置地下停车场,保证居住环境的宁静,满足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合理分布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如商业、会所、医疗室、幼儿园、小学等,便于邻里交往;小区绿化率不低于规范规定的要求。

3.3户型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性化

考虑不同规模家庭的需要,注重功能与实用,精心设计户型;户型内部平面功能布局应达到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的效果,保证室内采光和通风;阳台具有绿化、休息、观景、乘凉、健身、晾晒等功能,各户型均应考虑设置阳台;在厨房、卫生间的设计上综合考虑布置现代生活用品设备,严格按操作程序布置各种器具;室内装修材料要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3.4确保工程结构设计质量

建筑结构选型、结构计算、建筑材料关系到房屋结构安全,不能因为造价低而降低设计标准,不能附和于开发企业来追求利润最大化,我们在做的是民心工程,不容许一点马虎。在现代建筑坍塌事件中,我们完全可以吸取足够的教训,控制设计与施工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3.5注重建筑外立面及整体空间环境设计

建筑群体空间组合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外立面设计要以现代、明朗、动感为主调,表现出积极向上、生机盎然的氛围,注意整体协调与和谐,做到简洁大方、虚实有度,富有节奏感和时代感,为城市整体形象增彩;在绿化配置、景观小品设计时,应注意合理利用有限土地和建设资金,巧妙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区景观。

4结语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持续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将有大量安置房小区工程建设。安置房建设工程做好了,可以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品质的设计思想,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把更多的人本主义关怀给予我们的设计作品,为需要被安置的群体创造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许菂.拆迁安置房宜居设计[J].住宅产业,2011(8):58-60

2.黄彬彬.建筑创造城市美丽——临平上环桥安置房方案设计[J].中华民居,201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