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初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1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初评

郭永强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复发率(24.39%)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29.57%),组间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可靠,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复发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临床疗效;复发

【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067-02

直肠癌是临床高发、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为新一代直肠癌治疗术式,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效果较好,有助于延长直肠癌患者生存期[1]。为进一步探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2~78岁,平均(60.05±18.23)岁,腺癌29例,粘液性腺癌1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59.03±19.12)岁,腺癌30例,粘液性腺癌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作全身麻醉。观察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作直肠高位结扎,扫清周围组织及淋巴结,游离乙状结肠,距肿瘤上6~8cm,分离、游离肿瘤肠段和完整直肠系膜至肛提肌平面,行距肿瘤下缘达2~5cm以上的直肠系膜全部切除,吻合乙状结肠直肠端。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常规切除离肿瘤2cm处的直肠系膜。

1.3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吻合漏等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术后随访8个月~5年,监测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直肠癌是一类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手术切除对该病治疗效果较好,但传统直肠癌切除术存在较多应用限制,且临床效果不佳,逐渐被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等术式所替代[1]。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有效规避了传统手术方式钝性分离、解剖层面不清、容易撕裂系膜/肿瘤、易导致肿瘤细胞播散等问题,完整切除直肠肿瘤及系膜,无肿瘤残留,疗效可靠[3]。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关临床文献报道显示,其对直肠癌治疗效果较好,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具有突破性进展[4]。本次研究也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复发率(24.39%)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29.57%),组间差异P<0.05,可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控制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较为理想。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可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损伤较小,术后恢复更快、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可靠,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复发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苏轶男.开腹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8(01):58-60.

[2]聂玮.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5(10):44-45.

[3]黄良平,耿兴荣,侯飞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近远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6,12(04):308-310.

[4]薛万江,毛勤生,李鹏,等.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2(0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