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癌术后舒适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会阴癌术后舒适护理

谢向红陈雪玲

谢向红陈雪玲(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广东佛山528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2-0349-02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会阴癌术后的临床因素,制定比较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其切口愈合率。方法对35例会阴癌术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会阴癌患者,切口无水肿,皮肤保持完好,未出现糜烂或者溃疡,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会阴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身心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效率,减少切口感染或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会阴癌伤口愈合护理

会阴癌在妇科的恶性肿瘤中,属较少见的一种,所以易被民众和临床医师的忽视。据研究,从搔痒或者是肿块的症状出现到确诊,有50%的患者延迟了一年。会阴癌在国内更为少见,约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总数的1%。

据相关资料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会阴癌是类上皮细胞癌。肥胖等因素是这种疾病的危险因子,尤其是高龄的妇女。在我国部份生活水准较差的地区中,最新的资料显示病毒导致的乳突状疣也是高危险会阴癌致病因素,曾有统计报告其致癌机率高达十分之一。因此对于肥胖及有糖尿病的中年以上妇女,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的会阴病灶,例如乳突状疣,黑色素瘤以及表皮溃疡,应及时的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会阴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因为患者的切除部位比较敏感,切口比较容易感染并且愈合比较困难,所以其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针对1990年到2010年在我院进行会阴癌治疗的35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会阴癌病例35例(入院前均经检查会阴处有肿块,并且均做了病理切片确诊为恶性肿瘤),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临床分期零期病例为8例,一期病例为15例,二期病例为7例,三期病例为3例,四期病例为2例(四期;零期:原位癌,第一期:肿瘤在2cm之内,没有淋巴腺转移;第二期指肿瘤大于2cm,无淋巴腺转移;第三期:肿瘤细胞侵犯到尿道下部、阴道及肛门,或者怀疑有淋巴腺转移;第四期:肿瘤细胞侵犯到尿道上部、膀胱、直肠或远处转移)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大多数都会存在一定的恐惧感或者悲观情绪,加上患病部位本身比较敏感,带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因素患者均会对患者治疗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的热情、亲切以及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的种种疑问,均对患者的治疗,增强其致病的信心有着较大的意义[1]。

除了患者本身以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家属的言行对患者手术后的治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属的亲切关怀与照顾是患者强大的精神支柱。所以医护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愈后情况如实告诉家属。

2.2术后镇痛护理

由于会阴癌的切口部位比较特殊,某些患者的切口比较大,患者的疼痛也比较明显。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学会放松法,让患者采取利于引流及减轻疼痛的体位。某些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让其使用自控式镇痛泵,未使用镇痛泵的患者,必要时可以给予药物镇痛。

2.3患者饮食指导

患者手术后禁食两到三天,排气后第二天可以进食流质饮食。患者手术一周之后,由原来的少渣饮食可以视患者具体情况过度到软食,两周后可以开始适当进食普食。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低少渣易消化并且无刺激为主。

2.4引流管道的护理

引流管的压力病人术后回病房后应将引流管尽早的连接引流装置。在距引流管的插管的30到35cm处用别针将其固定在床单上,引流管与引流装置必须固定在同一侧,这样可以防止交叉压迫造成引流障碍。患者手术后当天不给负压,利用重力的作用将伤口内的积液积血引出,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给予小于4千帕的压力,负压不宜过大,负压过大会引起伤口内的出血。

引流管的观察手术后应该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内的血凝结成块而堵塞引流管,无特殊情况每天挤压10次左右。护理人员在引流管侧,双手握住距插管处10到15厘米的引流管,不宜过近或者过远。过近的话会导致使引流管的牵拉从而引起患者的疼痛,过远则会影响引流管的挤压效果。挤压引流管时双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紧引流管,使引流管处于闭塞状态,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的指腹用较快的频率用力挤压引流管。为了使引流管内的气流反复冲击管口,挤压引流管的频率要尽量快,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防止血凝成块而使引流管的管口堵塞。挤压完成后松开双手,这时伤口内的积液由于重力的作用就可以从引流管中排出。

如果引流量过多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造成引流液过多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液体的颜色呈暗红色或者鲜红色并且比较粘稠,则可能是伤口内活动性出血,或者术中止血不彻底,也可能是因为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引流管的冲洗及拔管当引流液为浅红色时则提示伤口不存在活动性的出血,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冲洗治疗。具体冲洗方法为,关闭引流管后,用已配置好的冲洗液用冲洗管进行滴注。我院用的冲洗液为100ml的l0.5%的灭滴灵,0.25的五氟尿嘧啶及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配成,每分钟80滴每日两次。在冲洗的同时应观察冲洗液有无渗漏,有无液体流入引流瓶中,滴注完时应及时更换患者局部敷料,冲洗时间一般为5到7天。当引流液为比较淡的红色或者基本上无色时,考虑拔除冲洗管,停止冲洗

停止冲洗3天左右,患者的每天的引流量少于100ml时改接负压袋引流,当患者连续的三天的每日引流量均少于10到20ml时,可以拔管。拔管后密切观察切口处有无液体渗出,如果患者感觉会阴部肿胀,应观察局部是否有积液,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结果

通过上述护理方法,在我院治疗的35例会阴癌患者,术后并没有出现切口感染,会阴切口处未出现糜烂和溃疡,无水肿情况发生。术后经过护理人员用心的心理辅导及护理,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4讨论

会阴癌其本身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护理人员的心理辅导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应当反复耐心地对患者讲解手术后会阴部护理和保持切口清洁干燥的重要性[2],从而使其减轻患者的焦虑、使其配合治疗。

会阴癌患者由于其手术后会阴部的切口较大,并且由于会阴部特殊的解剖位置。尿道、消化道、生殖道的排泄口均聚集于会阴部,因为其局部潮湿、温暖的生理环境所以大量的细菌、尿液、阴道分泌物容易污染会阴处。所以患者手术后切口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容易发生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妨碍切口处肉芽组织生长,导致其切口愈合缓慢[3]。所以护理人员的细心,耐心,专业的操作对于患者的愈合是十分重要的[4]。

参考文献

[1]闵军霞.癌症患者心理反应调查分析及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80.

[2]张洪风,李香莲.括约肌成形术治疗直肠下段癌及肛管癌的护理[J],中国康复,2001,16(2):116.

[3]欧秀球,邓国莲.31例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04).

[4]宋秀红,刘芙蓉,万欣.会阴侧切皮肤切口缝合方式对产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