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

/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

孙艳芳1岳英杰2贾云燕1刘红1(通讯作者)

(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疼痛诊疗科山东青岛266555)

(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放射科山东青岛266555)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197-0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它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1],本文总结我院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相关护理措施,以供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参考。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创伤对人体是一种打击,导致患者出现痛苦、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应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支持性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VSD治疗效果,鼓励和关怀患者,缓解其焦虑心理,增强其自信心,使患者解除焦虑、配合治疗。

1.2皮肤准备

术前1天进行皮肤准备,多毛部位需备皮,以利于术后生物透膜的紧密黏贴;并注意术区有无毛囊炎、疖等皮肤炎症,防止皮肤毛孔内的细菌繁殖引起感染。如有感染创面术前应积极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

1.3用物准备

术前需准备好中心负压所需的用物,检查中心负压功能,确保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术后护理

2.1患肢血运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患肢远端血运、肤温、肤色、感觉及指(趾)活动等情况;抬高患肢,稍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淋巴及静脉回流;注意肢体保暖。对易受压的部位,用垫圈、软枕等将其抬高、悬空,防止VSD材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同时观察创面的人工皮肤有无弹起恢复原状。引流一周左右揭除薄膜,如肉芽组织新鲜,可考虑行Ⅱ期缝合或植皮。

2.2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创面切口疼痛,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和程度,正确评估疼痛的水平,了解其影响因素及时处理,安慰鼓励患者,消除思想压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如疼痛未减轻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应考虑感染加重或负压吸引值过大。

3.有效负压引流护理

3.1妥善固定

VSD治疗期间,应妥善固定各引流管,用拱形铁架支撑被服,以免被服直接压在创面和引流管上,病人在床上活动或掀被子时也不会拉扯引流管,同时也保护了薄膜。

3.2密闭管理

术后为病人换接中心负压吸引时,需先用双血管钳左右交叉夹住伤口引流管,接好负压瓶,调好中心负压后松开止血钳,防止漏气。每次倾倒引流夜或更换负压瓶时,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材料内,也需采用该方法,同时应注意先关闭负压源,再更换引流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3负压源管理

VSD治疗期间,应注意检查中心负压值的维持情况,保持负压源的压力在16.67~80.00kPa,可根据引流的具体情况在适当的范围内调节负压大小,以保证引流通畅彻底。中心负压有效的标志为:外观PVA泡沫明显瘪陷,置于PVA泡沫里的引流管管型清晰可见,触PVA泡沫有硬实感,否则,则要查找失效的原因,及时妥善处理[2]。

3.4保持通畅

密切观察引流管的畅通情况,若创面敷料隆起,或创面上的PVA泡沫出现有渍斑,触摸没有硬实感或减弱等,则提示引流管有堵塞或连接管扭曲的可能,应立即处理[3]。如有小血块或血痂堵塞管道时,可从引流管中缓慢逆行注人生理盐水浸泡VSD材料使其变软,然后再次接通负压,但注意该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若仍不能解决问题,则立即在有效的麻醉下更换引流物。若引流液量突然减少,揭除粘贴薄膜后,中心负压不下降或消失,则要立即更换引流物。

3.5引流液观察

选用透明玻璃瓶,引流液每4小时倾倒一次,严密观察并记录负压创面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等情况。手术后前3天每日引流量100~300ml,为陈旧性暗红色液体;当发现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引出时,应及时报告医师,仔细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及时正确处理;若引流量少于20ml,被引流区内的压力和中心负压的压力达到平衡时,引流液可能滞留在引流通道的任意部位,长时间后可能干燥结痂,造成堵塞,因此,要及时更换引流物或依情况行Ⅱ期闭合创面;第4天后,引流液开始明显减少,为稍混浊的渗出液,同时肢体肿胀逐渐消退;引流物通常5~7天更换一次,若是引流液多、粘稠,并有遗留的坏死组织、碎屑、异物等,则可3~4天更换一次引流物并清创,依据情况3-4天后再次更换引流物,直至创面足够干净,达到闭合或植皮的条件。

4.功能锻炼

根据创伤的部位和愈合程度进行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的锻炼,主要的锻炼方法是进行局部的收缩运动,并进行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以患者感到舒适,不引起疼痛为标准。进行腿部肌肉如股四头肌、腓肠肌收缩练习、足趾运动。当肿痛消失,骨痂形成,在行患肢的肌肉舒缩运动处,可进行骨折上、下关节伸屈运动[4]。

5.营养支持

鼓励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养成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防止并发症的发生[5]。

总之,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和康复,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并给予患者一定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和营养支持,对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萍,曹文凤,全小明,等.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5):437-439.

[2]黄群英,何丽明.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65-66.

[3]郭佳莹,黄萍,曹文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0):106-108.

[4]何飞,黄河,吴迪.封闭负压吸引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J].云南医药,2002,23(2):110-111.

[5]刘三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