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应天刚

应天刚(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摘要】目的浅谈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4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34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117-01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指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梗阻引起的胃排空障碍,又称胃瘫、术后胃无张力症等,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由于对FDGE认识不足,常导致临床医生判断错误和再次手术。因此,FDGE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对避免盲目再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有着重要意义。术后胃排空障碍在迷走神经干、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后并不少见,大约有10%患者发生。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发生率最低,约3%。通常胃远端和幽门部规律蠕动的协调装置在胃底和胃大弯处。蠕动失去协调是由于失去了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起搏点,导致肌肉血管神经丛的异位起搏点的出现。有12%的胃排空障碍患者可出现胃石。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术后胃排空患者34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后发生上腹部饱胀,随后发生呕吐,呕吐残留食物,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每日引流胃内容物800ml以上。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稀钡或76%泛影葡胺造影见造影剂长时间潴留于胃腔,胃蠕动十分微弱或消失。造影剂仅少量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可见吻合口及残胃黏膜不同程度水肿,并除外机械性梗阻[1]。

1.2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已经有33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2.处理

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应根据其原因而定,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才考虑手术治疗。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出现排空障碍者,如没有绞窄现象,经过2~3周的非手术治疗,吻合口水肿或功能性原因者多可好转或治愈。

2.1术前准备

2.1.1反复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让患者有信心坚持长时间的治疗。

2.1.2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每天用3%氯化钠盐水或生理盐水洗胃,并抽空胃内容物以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促进胃张力恢复。

2.1.3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特别需要补充足量的钾,因低钾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低下,致胃肠麻痹。

2.1.4给予PN或TPN,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纠正负氮平衡,时间持续1周以上。

2.1.5应用适当剂量的激素减轻吻合口水肿。

2.1.6对于功能性排空障碍者,可试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增强胃动力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症状。红霉素有较好的胃动力作用,通过与促胃动素受体结合发挥类似促胃动素的作用,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及排空。

2.2手术治疗胃排空障碍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应坚持非手术治疗为主,多数患者在3~5周内可恢复,一般不宜再次手术治疗。因为过早手术探查往往不能发现梗阻因素,反而使患者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加重无张力残胃排空障碍[2]。胃排空障碍外科手术指征如下。

2.2.1经上述非手术治疗无明显效果者。

2.2.2确诊为机械原因者。

2.2.3非手术治疗3周以上无效而又不能除外机械性原因者,可行手术探查。如出现梗阻,应予以解除,如无明显梗阻,则一般不主张加做其他吻合,但可考虑行空肠造口,术后1~2d经造瘘口注入营养液效果较好。对慢性胃排空障碍者,国外有学者主张行补充胃切除术即切除残胃大部分或全部。

3.讨论

病因分析:腹部手术后FDGE多见于胃的手术,腹部其他手术亦可发生。FDGE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手术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并以胃输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有学者认为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胃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或其他抑制性物质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阻止胃肠平滑肌中的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抑制胃的肌电活动,延缓胃的排空,被认为是导致FDGE的主要机制。此外,影响术后消化道功能的因素还与手术方式,术后使用镇痛、阿片类药物、术后机械通气方式等有关。麻醉和术后镇痛过程中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延缓胃排空和结肠蠕动,而术后采用局麻药物进行硬膜外镇痛则可以显著减少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伤口到脊神经的传导,从而减轻或避免对胃肠动力的影响。较多文献报道胃肠道重建方式对FDGE的发生率也有影响,比尔罗特Ⅰ式吻合术FDG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比尔罗特Ⅱ式吻合。临床研究发现,机械通气会造成胃收缩活动完全消失,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也会引起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增高和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影响消化道功能。非涉及胃手术FDGE的发生可能与神经递质和调节因子、精神因素、术后腹腔感染、全身营养状况、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食物甚至药物等因素有关。因此,应该说腹部手术后FDGE的发生是多因素导致的。

参考文献

[1]全竹富;手术后胃排空障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年01期

[2]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刘卫平;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