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中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浅谈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中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朱晗

(黑龙江省黑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当前,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主要手段是采取行为干预,其内容包括有措施、形式、对象、原则等。最近几年,我国通过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全面开展行为干预措施,主动应对艾滋病,取得显著的成效。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充分认识到增强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要严格执行艾滋病行为干预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的开展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活动,增强监督管理力度,分类采取相对应的行为干预措施。

【关键词】行为干预;预防控制;艾滋病;高危人群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263-01

国际上,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人,统称为高危人群或高风险人群,在流行病学上,一般结合传播途径,将有高危行为的特征人群称为高危人群,因此,将有感染HIV高危行为的人群称为艾滋病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最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HIV)的核心人群。我国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绝大部分来自高危人群,因此,了解该人群所处环境及其决定和影响因素,为改变他们高危的行为采取有效、可行的预防干预措施,是控制艾滋病流行最有效的办法[1]。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我市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特点

1.1.1公共场所性服务人员特点:这个场所的从业人员年龄较低,大部分未婚,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识较为浅薄,自觉危险的意识较为淡泊。结果显示,采取行为干预以后这一组的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以及防护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

1.1.2吸毒人员特点:现如今,国内吸毒人数呈现递增趋势,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率相对较高,静脉吸毒是国内艾滋病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总体感染的63.7%。静脉吸毒人员大部分为青壮年,当中大多数人员伴有高危性行为,其是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与普通人群之间传播的主要桥梁。

1.1.3MSM人群特点:MSM人群普遍存在高危行为,表现在性伴侣多且不固定,性交易大量存在;性交方式多样化,无保护性行为普遍。此外,防护意识淡薄、频繁流动和社会歧视等也是导致MSM自己患病和婚内外异性感染增多的因素。

1.2方法

1.2.1针对性服务人员的行为干预:第一,对娱乐场所从事性服务工作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性病等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其对性病、艾滋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其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了解,改变这类人群的求医方式。第二,能够促进安全套的正确使用与推广。将商业营销及社会营销充分结合起来,提高优质安全套的可获得性与可及性,通过健康教育、外展干预和咨询服务等,能够促进性服务人群在每次性行为的全过程中正确使用安全套。相关调查表明,有超过50%的性服务人群缺乏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知识,导致安全套不正确使用,大幅度降低了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及性别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性病、艾滋病的感染几率。因此,在娱乐场所更要加大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的宣传力度,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安全性行为知识进行普及,从而有效减少性病、艾滋病传播。第三,能够为艾滋病高危人群提供规范性的艾滋病诊疗服务。整顿规范性诊疗服务市场,改善艾滋病服务质量为性服务人群提供有效、可接受的规范诊疗服务以及生殖健康服务等。

1.2.2针对吸毒人群的干预:首先,应进行禁毒宣传;其次,是改变吸毒人员的吸毒方式,利用美沙酮代替疗法,将注射吸毒转向口吸;最后,从最大限度上减少毒品危害,展开针具交换工作。综合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吸毒人员的危险行为。综合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免费咨询检测、自愿咨询检测、流动宣传、集中管理艾滋病感染者、结合教育、支持、宣传等众多内容。综合干预的成功案例较多,预防效果明显,开展针具交换工作之后,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毒的感染率下降了5.8%;没有开展针具交换工作的吸毒人员,艾滋病毒的感染率上升了5.9%。国内相关研究显示[2],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注射吸毒人群对毒品的需求,能够使其更加了解防病知识,恢复生活信心,最终达到彻底摆脱毒瘾的目的,有效控制艾滋病毒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与蔓延。

1.2.3MSM人群干预:挑选、发展、培训同性恋人群中的积极分子(同伴教育者),鼓励和支持同伴教育者在同性恋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以同伴教育方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促进安全套的使用,提供有关干预服务的转介信息。

2.结果

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后,高危人群对艾滋病有了更新的认识,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了全面的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3.讨论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而且自2007年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由注射吸毒转为性传播[3]。近几年来,我市艾滋病发病率虽处于低位,但发病人数仍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广泛的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的蔓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进人其流行的第四阶段—快速增长期,世界各国的防治经验表明,目前是遏制我国艾滋病快速增长势头的关键时期。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将会带来不可估计的可怕后果。在艾滋病疫苗和治疗艾滋病有效方法问世之前,健康教育无疑已成为防治艾滋病感染的最有效手段。尤其对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是控制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散蔓延的关键。我国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方法是主要是讲座、咨询、宣传手册、音像、广播以及同伴教育,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不断完善,表面我国已经注重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而且证明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开展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一项长期工作,仅靠艾防工作人员是不够的,应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取得高危人群的理解和支持,采取形式多样的外展服务活动和灵活多变的健康教育是进行行为干预的必要措施。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才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钟坚.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干预[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20(2):88-91.

[2]潘玉娟.浅析高危人群艾滋病的综合性防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7):159-160.

[3]张洪婷,高兴革,张向阳,等.某市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281-282.